展开

初中生物直观教学的应用策略

发布时间:2020-09-01   |  所属分类:初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直观教学在教育界里算得上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习科目的学习兴趣以及现实生活相关问题的实操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社会上立足。而直观教学包含言语直观、模糊直观以及实物直观,结合现如今初中生物的教学特点,老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能够从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后再努力去深入研究,探索学习当中的乐趣时,发散思维才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初中生物直观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直观教学;学习素养

  学生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拓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才会更有兴趣去学习,特别是一些实验课堂上,虽然原本的实验课比传统的理论文化课要有趣轻松,但是如何在严谨的基础之上扎实地学到需要学习的内容,这就有待老师去深入思考研究了。只有真正落实好教育的每个细节,学生真正学到内容并且用于生活,才会逐渐培养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老师的成熟教学模式打下基础。

  一、直观教学对初中生物课堂的重要性

  在现如今的教育认知里,通常认为教师所采取的直观教学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上去重新组建新的知识结构,而学生从小到大所接触和直观学习的方式大体就是依靠外形、声音、颜色去记忆和识别,这就要求老师应当摈弃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地去推崇新的教育理念,针对性地教学,去探索发现,找到真正适合所教学生、所教班级的教学策略。如通过直观教学的策略来有效构建初中生物教学课堂。

  二、言语直观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和互动的一切基础都来源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将对教学的质量起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教师怎样去讲解生物知识点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吸收知识点,使得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变得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呢?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有效合理地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模式和方法去设计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努力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并且有效地去学习,特别是在生物实验课堂上,老师应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理解知识点,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学到生物知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能有效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生物知识以及实验操作经验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当然适当的小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学习呢?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彼此主动学习,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在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生物实验的时候,更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还能通过小组配合高效率地完成生物实验以及对当堂课的生物知识点的认识,互相学习、互相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学好生物的有效方法。

  三、模糊直观与实物教学结合构建高效课堂

  模糊直观的教学方法就是将知识点进行模糊化讲解,并不是照搬原貌,而是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再进行知识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核心的知识点而排除非相关的知识内容。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进行先学后教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什么是先学后教呢?就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即自学,有一个习惯性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当学生自行拓展了课堂要讲的知识,熟悉了一些理论内容之后,老师再专业性地深度讲解课堂内容,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有个大致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学以后,提出自己学习的结论和成果,老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去查漏补缺,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节省老师很多的课堂讲解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尽快拓展知识点,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一定深度,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初中生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当学习生物细胞结构的时候,教材里对细胞结构的配图就很清晰地展示了细胞的结构,老师再深入地引导教学,学生对于这些结构的概念和区分才会清晰;在熟悉和了解了理论知识概念以后,老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加深刻清晰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点、所学内容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学生才会对整堂课的知识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在初中,生物的学习难度是小学所没有的,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压力大,科目难度系数较小学有质的提高,加上学的科目多,所以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很难把所有科目的成绩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打造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成为初中生物教师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陈琦,刘儒得.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郝林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udengjiaoyulw/22062.html


    上一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下一篇:问卷星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