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初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广义上的初等教育古已有之,它诞生于原始生产力形态让位给农业生产力形态的时代。在3000年前的中国古代虞、夏、商时期就有初等教育,如《礼记·王制》所言:"有虞氏养国老于夏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孔颖达疏引熊氏曰:"国老谓卿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士也。"郑康成注:"上庠、东序、右学为大学……下庠、西序、左学为小学"(注:《十三经注疏》,1346页,世界书局,1935。)。在西方,公元前8世纪以后, 在希腊的雅典便出现了以7-12岁的奴隶主、贵族、 武士和自由民儿童为对象的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学习初步的读写算知识。这种初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曾产生过基础性作用。

本文所论及的初等教育是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产物,通常是指现代教育制度最基础的一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确认,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此级教育的重点通常是向法定的入学年龄不低于5岁或不大于7岁的儿童提供教育,包括向学生提供读写算方面扎实基础的教育课程,同时对其他一些科目也有一些基本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初等教育的开始也就是义务教育的开始。

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始于西欧,而后又越出欧洲,走向世界,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现代初等教育便在这三次浪潮中产生,并不断获得发展。

现代化第一次大浪潮是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由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过程。这不仅是经济与技术问题,而且如卡洛·M·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所说, 实际上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的问题。

作为现代教育制度一级的初等教育就产生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300多年以前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现代生产力,即工业生产力,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这次大浪潮以使用非生物能源(蒸气),粗质量机器大生产和初级技术水平为特征。由此,西欧从世界古典文明的边缘跃进为近代文明的中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包括大工业生产与商品的流通迫切需要劳动者接受初步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这种根本性的需要使首先踏上现代化之途的欧美国家和日本先后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国民教育一词首先就是由法国人拉·查罗泰斯(Caradece la Chalotais)提出来的。

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在上层阶级教育结构之下,酝酿并产生了国民教育制度,出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课程为基本的读写算知识和道德教诲。英国在1750年与1870年之间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化社会。英国经济起飞有许多因素:如16世纪末开始的长时期技术革新,17世纪的科学进步,丰富的炼铁资源,殖民地资本积累等,但不能忽视教育是个重大因素。而这个教育"决不是地主贵族古典课程"。当时,对英国工业生产力起重大作用的是民众的识字率高。到1770年,农村青年男子能读写的人已占50%,而这应归功于初等教育的最初发展。

国民教育制度建立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实施的初等教育是大众教育,以读写算为主,与中等教育不衔接,成为双轨制的一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初等教育超越了其低下社会地位的局限,为当时主要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另一轨教育无法替代的根本性贡献。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现代化在欧洲、北美主要国家取得巨大的发展(当然,从今天看来这种发展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效应),从而超越其原发地区向地球的广大异质文化区域传播扩散,形成了现代化发展的第二次浪潮,西方化或欧化成为这一浪潮发端时期的历史潮流。

第二次浪潮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电与钢铁。当然,这次浪潮也伴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强烈震荡。这一历史时期对欧美发达国家国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教育制度第一次出现了重大的改革。另一方面中国、印度、埃及等古典文明国家对西方侵略扩张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和深刻的思考,开始探寻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的现代化之途。在中国,许多先进人物便想从欧洲现代文明那里探求富民强国的道路,而这就成为此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教育变革的主题,并由此开始了近代中国教育充满曲折和艰难的发展。

我国小学教育之开设,始于光绪二十一年盛怀宣在天津奏设中西学堂。当时分设头等和二等学堂各一所。史料称:二等学堂"此外国所谓小学堂也"。而自光绪二十八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开始,我国形成了最早的初等教育制度。

这一时期,作为现代教育制度组成部分的初等教育不再是欧美一些国家和日本的专利,它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这种大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崛起,乃至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现代化第三次大浪潮出现在"二战"以后,这是一个影响波及人类社会所有领域的变革浪潮。正如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所言:"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战后的发展或许是自18世纪英国出现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事件。这改变了国际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均衡状态和结构,并使之不可逆转。"(注:罗斯托著:《发展经济学的先驱》,25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这一时期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兴起并获得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引人注目的趋势。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极其深刻的影响着教育思想与实践,1944年,丘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巴特勒法案",这是英国教育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教育改革法,它开启了发达国家"二战"后颁布教育改革法的先例。此后不久,法国、苏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印度、巴西、韩国等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教育改革。初等教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方面。与此相应,初等教育的目的、制度、管理、课程、教学、教师的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初等教育目的有了引人注目的深刻转变,在许多国家初等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掌握劳动与谋生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了。儿童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目的。生长与发展成为初等教育目的的关键词。初等教育制度不再是双轨制的一轨,而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一环,这样的初等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或一次性教育。初等教育目的和制度上的根本性变化都反映在这些国家的法律文本和政策文件上。1996年7月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提交了一份《关于面向21 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孩子们都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的咨询报告。该报告发展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临教审"提出的培养自主地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能力的观点,明确提出了今后日本初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是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这一目标与方向是日本对现代化历程中教育的反思,是对明治维新以来近130年教育价值观的挑战,具有转折性意义。它代表了发达国家试图摆脱现代化第三次大浪潮中日渐加深的教育危机——人的危机的又一次尝试。正是教育目的的这一根本性变化,引起了全球性的不间断的初等教育改革。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大大地推动了初等教育的整体改革与深入发展。愉快教育、金色童年等丰富多样的小学改革探索使我国初等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局面,深化了人们对现代化与儿童发展问题的思考。

二、初等教育办学模式获得了多样化的发展。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源于当代经济与社会与人自身的要求。首先从经济上讲: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要能够有效地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除了需要以企业的分散决策为前提之外,一个完备的竞争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分散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自由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有效调控功能的前提。如果竞争受阻,企业不能自由进入市场,生产要素不能在各个生产部门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就会发生扭曲变形,削弱乃至丧失调控功能。西方新右派理论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教育,引入公立学校之间。为此,他们主张一方面给各个学校放权,以使其类似市场竞争中的独立企业一样,拥有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充分的自由主权和独立性,另一方面扩大家长替子女选择学校的权利与自由,实施家长选校计划,以使家长、学生如同顾客、消费者一样,成为推动学校间展开竞争的主要力量。他们企图以此激活公立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于是首先在英美一些国家出现了租赁小学、承包小学和教育有限股份公司等众多的办学模式。另外,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从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来讲,从世界范围来看,初等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型学校。它们多是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健康发展为目的,试图克服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弊端。以招收3-14岁儿童的美国圣巴巴拉社区学校为例。 该校的办学思想是:自由是至高无上的善;人们,包括年轻的人们,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并且一般说来自由的人比被暗示、被操纵、被命令的人会更加开朗,更加仁爱,更加聪明。在美国这类学校有开放学校、无围墙学校、合作保育学校、新社区等。再如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的学者创办新型初等教育学校模式的目的是:1.帮助学生不仅在智力上,而在精神上和体力上获得发展,实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养成个人的道德判断;2.创立条件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系统中顺利地向其他学习阶段过渡,使学生发展独立的创造思维,使不同能力学生都受到教育,并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3.教给孩子集体生活方式,让孩子学会对周围环境的爱护;4.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和信心,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俄罗斯这类新型小学拥有两种知识系统,一是学科内容系统,一是学习学科内容的方法系统。这两种系统是师生注意的对象。新型的小学还有一个特点是更充分地培养并形成儿童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连续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新的小学教育体系的中心是儿童,以儿童个性定向,按照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尊重他们认识活动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再次感到教育目的的深刻变化是当代初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的驱动力,也说明了初等教育制度正在酝酿深刻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当代经济与社会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初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都建有不同层次的参与机制。如在学校董事会、学校委员会就有教师、家长、职员、社区代表等参加。管理科学及其在教育管理上的应用理论正在对初等教育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小学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培训受到空前的重视。在培训中特别注意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新成果的学习和实际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初等教育的教师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初等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向全面性演进,"二战"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教育目标再次经历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全面性趋向。

在对过去教师教育目标进行深刻反思的情况下,当代教师的目标也已经超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范围,扩展到教师发展的所有方面。美国就提出,教师教育应当把教师培养为民主社会的好公民,教师不仅在文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应该是第一流的,而应该广泛地接触社会,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教师教育应重视培养教师的个性品质、政治素质、社会能力、理智行为、健康体魄、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热爱和了解、对学校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忠诚。

初等教育教师培养要求与规格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发达国家都要求小学教师接受大学本科教育,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小学教师必须接受高等专科教育,如印度等国。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建立了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同时,初等教育方面的教师教育出现了新的模式。这种新模式理论揭示了在培养教师的事业中高等学校和普通中小学的共生性,并将后者作为教师教育的基地。所以,这种新模式称为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教育模式。这种教师教育模式的出现,为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参照。

五、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上面所谈及的教育目的的重大变化。课程概念得到拓宽,不再只是囿于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课程被看作是为完成一定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教育计划。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小学的课程改革十分活跃。重视基础性、综合性,重视现代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是当代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引人注目的趋势。

六、初等教育教学领域出现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教学内容突破了读写算范围,增加了计算机教育、环境教育、技术教育等;教学方法开始走出讲授法和发现法的对立,走向综合与多样,教学组织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教学、不分年级制、个别教学等;教育技术则由于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运用也有了新的突破。

罗荣渠先生说:"广义的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注: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16~1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从根本上说,现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人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作为精神文化领域一部分的初等教育文化同样面临着尖锐的挑战,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初等教育文化包括思想与结构的众多方面。根植于现代化实践的初等教育文化决定着初等教育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向。

世界初等教育从其胎动到现在已经历了几个世纪。目前,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拥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域,现代化的发展正呈现出空前生动、复杂、交错、深刻的历史风景。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公平与效率、经济与伦理、历史进步与道德完善、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现代化与民族传统等一系列重大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状况又被称为现代文明的失衡与分裂。面向未来的世界初等教育正是在这种文明的失衡与分裂的震荡与反思中,在实践崭新的历史要求中,在对自身经验的总结中,迈入了新世纪的门槛。使世界初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着矛盾与困惑,也孕育着机遇与希望。在21世纪,我国初等教育在邓小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分析和研究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把握趋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必将有一个巨大的进步与飞跃。

【参考文献】

1.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西里尔·E ·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3.R. F. Dearden, The Philosophy of Primary Education,Routledge & Kengan Paul,London,1983.

4. Robin Alexander,  Police and Practice in PrimaryEducation, Routledge, 199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udengjiaoyulw/2700.html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