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弱电管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电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本文中笔者从建筑弱电的类型和区别于强电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建筑弱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正意见,望与读者共勉。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建筑、管理、对策

一、建筑弱电与建筑弱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弱电

建筑中的弱电有两种类型,一是36V以下的安全电压,即弱电;一是家庭装修中的弱电,也被称为智能化线路。它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系统、防范安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等系统,集中了采集、管理、控制和通讯网络等线路于一体。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脑、电视机、电话等有线信号输入和音响设备等电器都是建筑弱电中的电器设备。它与强电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途上的不同,弱电用于信息的传递,区别于强电的动力能源。它们的用途区别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在交流频率的不同、传输方式不同及功率、电压及电流大小不同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进入公众的视野,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2、建筑弱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弱电系统更新换代频繁,国外智能弱电技术发展更是先进,其质量可靠性也较好。但在我国建筑设计施工中对于建筑弱电的管理者仍存在不少问题:

(1)重视程度低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环节中,设计方和建筑方往往注重对基层设施的建设和强电工程,而对弱电工程不够重视,容易导致弱电工程在设计上的缺陷和时间空间上被施工方挤压。如: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土建、装潢、设计装修、弱电系统等环节都是共享同一时间空间或人力资源,对弱电系统集成的重视度不高,使得弱电成为施工方挤压对象。

(2)分工不明,权责不清

在施工过程与体统功能的最终实现上,弱电与土木工程建设、机电设备、强电安装工程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渗入性强、耦合度高,而对于这方面却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这使得工作中分工不明确,彼此接口的界面不清,配合不当,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在施工环节出现问题时,由于设计与规章中界定不明确,使得权责不分,造成互相推诿的情况。

(3)技术水平低、专业性不强

由于建筑弱电这一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的特殊性,使得弱电系统集成商施工队伍素质不高,不少弱电集成公司并没有专业的施工团体,在施工时他们一般雇佣一些半路出家的临时性民工。这些民工对弱电技术一知半解,仅仅作为赚钱的一种手段,他们大多半路出家,技术水平低,专业性不强,在施工过程中,这种缺乏责任感的工程往往容易留下质量安全隐患。

(4)弱电施工监管不强

弱电施工监理往往没有设立专人来负责,而是由负责强电监理的工程师兼任,他们对本领域施工监理了如指掌,但对于弱电系统的许多常识、新技术和设备都缺乏了解,难以做到合格的监管。

二、针对建筑弱电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重视对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

建筑弱电的施工管理应以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为基础,在掌握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计要求、使用要求、物业管理方式和服务功能的同时,从经济因素、适用因素等各方面综合因素,作出合理的整体建筑弱电规划。设计方应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每一个建筑子系统的设计方案都做到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方应与设计方在建筑弱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有较大意见出入的地方则需要举办专题论证。如某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与弱电设计方在监控对象、设备数量、监控技术、系统结构和布局、造假和预算费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大降低了开支的同时,使得建筑弱电的设计与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相融合,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2、提高弱电施工监理人素质要求

弱电施工环节中有许多方面需要设计方加强监管。如在设计技术方面,监理人需要协调弱电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矛盾,防止电缆、线管、线槽与风管、机电设备和水管、强电的走线相冲突。此外监理人还应负责选择建筑弱电的合理布局,节约工程投资。在对弱电系统的综合布局中,要明确明线与预埋线之间的关联性,对明线的安装要留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兼顾预埋线管和线槽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美观性。

3 明确分工与职责

建筑弱电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明确分工与职责。如:弱电各子系统招标后由工程承包方所作的深化设计,应由设计院负责审核、会签或出图。设计方则应对弱电各子系统的招标与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以便于建设方和监理方对工程的监管。设计院应积极参加阵对弱电系统集成商施工组织方案中质量保障程序的审核,并发挥专业性意见提供的作用。设计方应根据最终确定的建筑建设功能、用途与预定费用,根据外部接入环境,合理选定弱电控制中心与网络通信中心机房的位置。此外,当设计方为协调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对建筑弱电结构、弱电各子系统、机电设备某一项设计变更时,特别是结构的变更,设计方应组织其他相关方的设计工程师,作出相应设计变更,避免相互发生冲突,确保设计的完整性和工程实施的整体性。通过这些环节的明确分工和权责,当建筑施工出现问题时,自然责任分担到个人,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及时更正,有力地保证了施工进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3542.html


上一篇: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析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