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方法和举措
摘要:建筑电气节能已成为电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伴随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展开,建筑电气节能的方法和举措也丰富多样,本文试就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建筑电气节能的方法和举措做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举措
建筑电气节能工作,是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大,但是能源却相对短缺,究其原因与能源浪费密不可分,因此,做好节能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对建筑电气节能的途径和方法做一简单总结。
一、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
1、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包括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卫生,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的功能。另外,还要满足部分特殊工艺要求,如游乐场所的一些游乐设施的设备用电,展厅的艺术照明及动力用电等,这些功能都要得以保障。
2、建筑电气节能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实际生活中的经济效益,不可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要让增加的投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节能减少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建筑电气节能的关键点,应当放在节省无为损耗能量的基础上之上。首先要明确一些与建筑物功能发挥无关的地方能量,有针对性地对其采取一些节能措施,并应当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二、建筑电气节能的措施
1、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提高,可以减少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输电线路损耗中包含了线路传输有功功率时而引起的线损,线路传输无功功率时引起的线损两种情况。对于传输有功功率而言,其目的是满足建筑物功能,是必须的,不变的。然而,在供配电系统中的某些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灯具的镇流器以及很多家用电器等都具有电感性,会产生滞后的无功电流,它要从系统中经过高低压线路传输到用电设备末端,无形中又增加了线路的功率损耗。不过,这部分损耗是可以避免的,具体如下:
(1) 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如配有电容补偿的荧光灯等。
(2) 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可产生超前无功电流,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又减少整体无功电流的目的。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有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加强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节能过程中,要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尽量使系统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变配电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经,减少线路损耗。而且要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以便在适应由于季节性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3、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损耗低、重量轻、噪音低、效率高、抗冲击、节能显著等,都是节能变压器的提出优点,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而言,节能变压器的作用不言而喻。采用节能变压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拥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选用节能型变压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对变压器进行选择时,要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注重其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一般而言,变压器的负荷载率在75%-85%较为适宜,季节性负荷适合采用单独变压器供电。为了减少线路损耗,对于比较分散的负荷,应该遵循\"小容量、多布点、深入负荷中心\"的原则。另外在设计中应注意选择节能型变压器,事实证明其节能效果十分理想。
4、照明的节能设计
照明节能设计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照明控制是照明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照明设计基础理论的一部分,与灯光、光源一样是照明节能实施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电量占我国用电量10%左右,建筑物照明在其中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照明节能一直是电气行业备受关注的焦点,如何在设计中体现照明节能理念,采取相应的举措,亦是当前重要的发展目标。如下所述:
(1)设置高效的照明控制系统
①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充分利用自然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能利用自然光部分的照明采用分组分片的自动控制开停方式等。电气设计人员应当与建筑专业人员多多配合,尽量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进而达到节约人工照明电能的目的。
②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节能灯具,比如使用细管径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冷反射单端照明卤化物、混光等以及LED、发光纤维、太阳能灯具等新型光源。
③注意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和控制方式,对照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可以采用混合照明,尽量少用一般照明,适当采用分区照明方式;对于高大空间则适合采用一般照明与重点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一般照明的分区控制可以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并采用各种类型的节电开关,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控制照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35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