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之分析协同商务(2)
(一)背景
该公司非常重视对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交货承诺。不过,由于原材料断档而造成生产计划受到影响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公司做了严格的规定。当生产一旦停止或停顿就要处罚相关人员,并且连他的上司也要负连带责任,按说相关人员理应会很重视生产的正常运转,各相关部门、相关环节理应会竭力去避免因为自己的工作责任而导致生产受阻现象的发生。问题是,当无论是生产计划部门、采购部门还是生产部门都努力尽职尽责,但还是避免不了物资供应不能及时到位,进而影响生产,这里面肯定有其更深层的原因。
(二)分析
协同的思想就是系统的思想。系统的观点告诉人们,要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它,首先要了解影响个别行动以及使得这些个别行动很相类似的背后“结构”。这里的系统结构所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行为结果的一些关键性的相互关系。正常生产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仓库断货;思考度;程序执行;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
1.缺货,是影响生产的直接原因。缺货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宏观市场出现了异常,物资供应短缺,造成价格上扬,供应难以到位。这种情况不是企业能左右的,出现这种情况以后,企业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缩短采购时间,尽量保证生产不受影响;生产计划突然增加。因为市场进入了旺季、或因为需求集中而至、或因为大客户突然进货、或因为集团批量进货、或因为其它什么原因,造成生产计划突然升高。面对这种情况,尽管立即采购是通行的解决办法,但延误生产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安全库存。日常必要的、关键性原辅材料要真正建立安全库存制度,否则,很容易影响生产;供应商的问题。有的经销商不能适应企业对产品质量、供货时间等方面的要求,造成供货不及时或因供应商的产品质量问题要求其退货、换货,从而造成生产受影响。
2.程序,是正常生产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没有程序或没有执行程序都会影响到物资的正常供应。规范的程序可以确保“供应——生产”忙而不乱。建立健全每一个环节的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3.机制,是影响生产的关键原因。请示机制、监督机制、纠正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使得问题发生失去机制保证。请示机制就是只要发生的情况非常规,跟平常的情况不一样,就要执行请示。监督机制就是通过岗位描述、绩效考核、监察检举等手段,促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严格按规定动作进行。
在企业,“局限思考”是普遍存在的习惯性错误,它使人们无法看到问题的解决是否还有其它变通的方法。在异常情况下,以往所习惯的思考方式依然具有惯性,大多数人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还是做些习惯的被动的反应。
(三) 解决方案
1.内部部门之间的协同解决。成立物资采购供应部,强化其协调职能。采购供应部负责人参与新产品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库存物质状况和采购中期提出生产计划进程建议。
生产计划部门在接单时就要把最迟交货时间核定好,并且在下单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平衡制定生产计划。对各车间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分析并建立产品资料、产品工程资料;生产前期做好完整的生产排程和生产计划,提高备料准确率,提供顺畅生产的计划保证;计划部门根据季节的变化、节假日、促销活动情况、历史销售记录,做出销售态势的变化预测,适时提醒库管做好备货工作。
仓库管理员配合生产计划做到良好物料损耗控制和备料,做好事前增购申请。首先明确怎么知道事前增购?什么时候才叫做事前增购?第一,根据历史生产情况,即历史资料。可以根据前一个月的、去年同期的、过去三个月平均的量等来制定。这里的量是相对量,是一种历史资料。细分一下历史资料,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历,作为一名老库管,应该曾经经历这样的事件,根据经验,应能判断出现在是几月份、是淡季还是旺季、该不该申请定货等;另一种是评估,也就是根据历史库存原始记录来预测本月的情况。如果仓库管理人员很好地利用了这两种资源,在生产大幅度增长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会减少断档的机率。第二,根据存量。如果有安全库存量的话,当接近安全库存临界时即刻进行采购申请。如果仓管人员对以往经历、资料评估、安全库存采取积极的态度,断档就有可能被消灭。车间要对生产进度及物料进度及时跟进和沟通协调。
仓库库管建立原始资料记录制度并进行分析。库管根据月份建立原辅材料用料走势图;结合销售形式和生产记录,按月份做出需量测评。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日所需要的原辅材料的数量乘以最小进货周期就是安全库存量。供应部门、生产部门、仓库管理一起挑选出必须建立安全库存机制的若干种材料,进行安全库存控制。总经理牵头,责成供应部、生产部、生产计划部、库管,结合采购周期、生产季节、库存容量,测评出安全库存水平。一旦进入安全库存临界点,就即刻启动采购程序。同时,供应部要用切实的措施提升准时交货的能力。
凡是造成或疑似造成生产受到影响的,都要应用思维树原理来做分析,查明原因。包括当事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缜密分析,发现事件本身还隐藏着哪些不易被发觉的诱因,从而形成严谨的管理机制。通过剖析,可以找到造成生产受到影响的原因,通过分析每一个原因,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从根本上来说,处罚可能不是最佳的选择。要建立一套缜密的思维模式,通过事情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zishangwulw/145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