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议城市住宅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房地产: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介绍国内住宅小区建设的理念及发展趋势,对照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状况,指出系统地建设绿色、生态的、健康的住宅小区,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 健康 可持续发展 趋势及策略

前言

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注的热点;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世界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建设人类美好的绿色家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适宜居住城市,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人类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1. 健康的住宅模式

从建设品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讲,建设绿色、生态、健康的住宅和住宅小区是全国乃至全球的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

西部地区的住宅小区建设在节能、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废热资源等)的使用、节地及淘汰粘土实心砖、节约资源(如节水技术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的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有差距。

今后的住宅小区建设应以人为本,将住宅建设紧密地与环境及人类的生活本身融为一体,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生态、健康住宅小区建设涉及规划、设计、施工、园林、环保、市政、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当然更少不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扶持。

2. 住宅小区内水环境的发展趋向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首,营造生态健康住宅之魂,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自我保健意识的普遍提高,在追求健康住宅过程中,对饮水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水环境与先进的供水方式是健康住宅的保障,已成为人们选择住宅的重要条件。建设节水型城市和生活社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雨水污水,实现水资源化,是住宅社区建设中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2.1 水景住宅将成亮点

水景景观使人尽情享受阳光、空气、绿色、负氧离子,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和精神的愉悦感,已成为居民的向往与追求。水景住宅凭借其独有的观景优势和市场稀缺性,使住宅附加值大幅度提高。中国五千年的居住文化讲究\"择优而居\",\"山环水抱\"。 \"山环水抱必有气\",\"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山环水抱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有益于杰出人才的成长。\"择优而居\",\"山环水抱\"是古人选择居住环境的概括与总结,对当今住宅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实施步骤上,先造景,后建宅,打造完景观,再推出楼盘,将成为有远见的开发商营销推广的策略,水景住宅将越发显现出它的市场魅力。

2.2 社区的节水型趋势

污水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住区实现污水资源化,对缓解水资源危机,降解污染的物种繁殖,消除有害病原体及有害挥发性有机物,减少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利用雨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水资源开发的潮流之一,城市大面积建筑群形成的不透水面,使雨水收集具备最有利的条件。建立节水型住区,实现雨水、污水资源化,无害化是现在社区必备条件之一。

建造污水处理系统简便易行,只需要普通电源和相应的建筑面积,在山坡、平地、屋顶均可建造。以日处理200吨污水为例,占地面积约为380平方米,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异味、无噪音,与周边环境融合和谐。形成与自然生态平衡的高效、抵耗、无污染的居住环境和绿色景观,是住区的一个发展趋势。

鼓励开发商建造中水系统的积极性,把达标作为考核重点,政府应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支持。

3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过去太阳能热水器是作为后置设备在建筑上安装使用,容易对建筑构件和建筑形象造成损坏,也难于与原建筑物布局功能相协调,使推广普及受到影响。

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是太阳能热水器部件与住宅总体设计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多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保证建筑物与设备的整体质量,减少负荷,既美观又避免重复劳动。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建设部(2000年)第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了太阳能设备成为我国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太阳能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 节能建筑趋向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是能耗大户。建筑能耗主要指建筑材料能耗和使用能耗,其中建材能耗一直高居不下。国家虽从今年起对粘土砖的使用实行严格限制,但实际上粘土砖仍占墙体材料的一大半。要真正取代粘土砖,必须要有大量质优、价廉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上市,否则仍是一句空话。我国的建筑使用能耗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浪费同样十分惊人,目前亟待对住宅的围护结构、门窗保温密封、照明、供热、制冷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在原有能耗的基础上达到节能65%以上的目标,要靠一系列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保证。即使达到这一步,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成倍的差距,不可等闲视之。应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fangdichanlw/1498.html


上一篇:谈对旧房拆除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有效的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