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保障性住房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就是以控制和保证施工产品质量为目标,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全体人员的参与下,从而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
(二)思想保证体系
强化全体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提升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从思想上树立保障保障性住房建筑施工的质量意识。
(三)项目施工质量目标与计划
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并符合项目质量总目标的要求;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基本依据,逐级分解目标以形成在合同环境下的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各级质量目标;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应有可行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应根据企业的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目标来编制。
(四)组织保证体系
工程施工质量是各项管理工作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必须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组织,分工负责,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五)工作保证体系
主要是明确工作任务和建立工作制度,具体要落实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六)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 循环原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步骤展开控制。
1、计划(Plan)是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通过计划,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方针、目标的措施和行动方案。
2、实施(Do)包括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计划规定的方法及要求展开的施工作业技术活动。
3、检查(Check)就是对照计划,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问题。
4、处理(Action)在检查的基础上,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成标准,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此为处理的依据;同时采取措施,克服缺点,吸取教训,避免重犯此类错误,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则留到下一次循环再加以解决。
四、结语
保障性住房建设关系国计民生。在实际项目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不仅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确保保障性住房质量的重要性,还要从经济、社会、政治高度来认识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也要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奉献理念。
参考文献
[1] 周虹.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几大要素[J].工程质量,2005,.
[2]王青斌.谈如何搞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工程质量,2006,.
[3] 戴玉勇,孙海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示例[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4,.
[4]金磊.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现状的分析[J].劳动保护,2001,.
[5] 邸建伟.施工阶段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浅论[J].山西建筑,200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fangdichanlw/15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