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法学投稿网对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4-11-19   |  所属分类:犯罪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当我们社会在高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极大进步的同时,一个不得不令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出现了——大学生的犯罪。大学生的犯罪情况多样复杂,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犯罪的原因、特点分析,从而寻求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法学投稿网,当代大学生,犯罪,社会,家庭,学校,预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极大的成果,尤其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普及,几十年间我国高校培养了众多的社会各界精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城市现代化到农村建设、从银行业到建筑业都可见到大学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我国边疆地区及西部偏远的地区,大学生的成就更是显而易见。大学生逐渐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成为祖国的栋梁,他们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影响我国建设的进程,他们的精神和潜力成为影响祖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有着高素质、受过良好高等教育、有着伟大抱负、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却走上了一条犯罪的不归路,白白断送自己美好的前程,对他们自己和家人,对学校、教育界、社会、国家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而且从近些年来看,大学生的犯罪正在逐年增加,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对这个问题从各各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目前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呈增加趋势。北京大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2004年5月,江西某大学大学生手持水果刀,在1小时内连刺7人,早成2死5伤的严重后果;2005年9月下旬,浙江温州警方宣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7·28”跨省抢劫杀人案告破,令人吃惊的是嫌疑犯尽然是某知名高校的高材生。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这些都表明大学生犯罪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近年来的案件,如: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将伤者刺死,又驾车撞人事件;2010年24岁的大学生开办手机色情网站被判刑的案件说明大学生犯罪形式呈现多样化。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大学生犯罪人数5年上升近3倍。海淀分局曾对在押的大学生犯罪嫌疑人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在押人员中有36%来自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涉及法律、计算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多个专业,不少人在校时还获得过各种奖项、奖学金,其中贪慕虚荣而犯罪的大学生中占到了33%。可见大学生犯罪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其已经上升为整个社会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学生生活出现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虽然处于学生阶段,但是从现实来看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作风已经表现出了与学生身份不符的一些特征:

  (一)追求高档消费、盲目消费

  目前不少大学生出现不符合家庭实际情况的过度消费、乱消费情况。受社会经济负面的影响,不少大学生纷纷效仿这种不良消费,完全不顾自己的家庭情况,如:购买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名牌衣装、高档化妆品、饰品等,同学聚会也是讲究大排场。还有不少大学生经常出入娱乐场所,进行高层次消费。社会环境会导致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变化,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不少大学生也加入其中,进行不切实际的消费。他们高价购入苹果、索尼等高档设备,却用于玩乐。大学是一个聚集了五湖四海学生的地方,学生为了虚荣心,在聚会时名烟名酒应其所有。

  (二)校园生活不符常规

  在高校中多次出现学生逃课,整日游戏、电影的场面。精力充沛的美好时光被浪费,青春年少却荒废学业。部分大学出现学生逃课数日,以至于出现严重的后果,也有出现部分同学逃课旅游的情况。男生整日在寝室里玩游戏,女生则是逃课逛街、看电影,这些完全不符合一个学生的身份。

  (三)理想消失、社会责任感缺乏

  大学本是一个塑造理想,实现梦想的圣地。但是部分大学生却人云亦云、玩世不恭,基本的人生奋斗目标逐渐丧失,无所事事,社会责任感灭失,淡漠了作为社会建设者的使命感,生活态度扭曲,本是青春年少,前途光明,但是他们却成为了社会的重任。

  (四)道德缺失、诚信缺乏

  道德建设对于我国必然重要,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然而,一些大学生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校园环境保持不够,教室卫生不堪入目。道德在大学生中已经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考试作弊、欺骗横行,诚信也悄然离开大学校园,大学生的道德和诚信已经趋于理想化、庸俗化。

  三、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自身方面

  首先,大学生是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心理不是很成熟,做事冲动,不善于思考,自控能力弱,具有较强的攀比争强的心理,而且多数大学生有虚荣羡慕的心理,充满幻想,对于客观现象不能正确预判,导致心里扭曲,不能正确区分得失。其次,仇富心里的存在也不利于自身道德的发展,在大学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小社会中,不少学生学习效仿其他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贪图享乐,荒废学业,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奋斗。除此之外,大学生普遍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事件和法律后果的认识不足,不能充分预见行为的危害性,所以就谈不上懂法、知法、守法。还有,大学生的人生经历不是很丰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处事能力弱,处理事情不够完善,加上自身容易冲动,就可能导致犯罪。最后,大学生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阶段,都有自己的恋爱观,但是其爱情观不是很妥当,在处理恋爱中的问题时容易走极端,易冲动,易用不适当的方式解决,故恋爱引发的犯罪在高校中是较多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fanzuixuelw/8446.html


上一篇:犯罪学刊物检索试析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下一篇:法律方面的核心论文洗黑钱的相关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