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经济管理职称范文浅析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工商企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1.1 改善供应商关系,降低不确定性

  传统的采购活动中企业与供应商多呈现为简单的交易关系,双方交易的重点在于产品质量、价格,本质上是一种为各自利润进行竞争的关系,因为缺少合作。双方为预防供应、需求的波动等不利因素都维持了一定的库存,增加了成本。而企业在采购的讨价还价中争取到的价格优势却往往换来质量降低和延迟交货的代价,围绕单方利益最大化而构建的交易条款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1.2 JIT 采购

  JIT(准时制)方式最初是一种生产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这种思想也可以应用到采购中,形成 JIT 采购,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采购所需的物品\"。

  4.1.3 减少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在采购环境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拥有许多供应商被看做是预防资源短缺和产品脱销的工具。然而,新的趋势是选择几个关键供应商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渠道成员的需求。

  4.2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生产渠道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枢,连接采购与销售渠道,是原材料向产成品转化的途径,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使用的存货、一些可以归集到生产活动的其他应收应付款以及由于生产活动引起的职工薪酬,其管理的重心在于通过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的改进降低在制品库存,另外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材料与产成品的库存,影响采购与销售渠道的资金管理效果,因此,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尤为重要。

  4.3 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许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销售更多产品,经常采用赊销形式。片面追求销售业绩,可能会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或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对赊销对象的现金流动情况及信用状况缺乏,以及未能及时催收货款,容易出现货款被客户拖欠,造成账面利润很高,但实际资金却很少。对此,财务部门应加强对赊销和预购业务的控制,制定相应应收账、预付货款控制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

  增强与中间商的渠道合作关系。

  培养客户关系。为了寻求发展,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成了企业不可缺少的战略之一,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增加库存量,或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协作来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再改善营运资金管理时,应追本溯源,做到从业务层面去改善,利用渠道关系管理先进理论和手段,本着双赢的基础,去改善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做到上到经销商分销的及时供应品,了解客户的需求,安排生产计划,下到供应商保证质量的及时供应,是整条资金链同业务流程活起来,才能有效地节约营运资金,才能保证营运资金的周转顺畅。

  参考文献:

  [1] 江其玟,胡幽研.基于供应链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型构建[M].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2009,12上旬18-20

  [2] 王竹泉.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销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28-33

  [3] 王竹泉,孙建强,逄咏梅.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4]王竹泉,孙建强,逄咏梅.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shangqiguanlw/1326.html


上一篇:企业施工管理类评职范文:如何加强施工企业中劳务管理
下一篇:和谐管理打造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