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面裂缝修补施工工艺的分析(2)
3.2 裂缝修补施工工艺
目前国内填封裂缝的工艺主要分为三类:
3.2.1 养护技术规范中要求的裂缝填封工艺:缝宽在 6 mm 以内的,宜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缝宽在 6 mm 以上的,应剔除缝内杂物和松动的缝隙边缘,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随即撒砂、扫匀。
3.2.2 根据实际情况对规范进行适时调整后的填封工艺:如在灌缝前,用液化气将压缩空气加热,对裂缝进行吹扫、烘干、预热,待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液态沥青或沥青砂浆喷抹到缝中,最后在缝口表面撒布热砂或石屑加以保护。对于细小的裂缝,直接灌浆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实际中要先用盘式铣刀进行扩缝,然后进行清扫、加热、灌浆等处理。
3.2.3 利用再生技术对裂缝处再生:即先用加热器在裂缝处宽 5~10 cm 范围内加热数分钟后,裂缝处的沥青混凝土便可变软,此时再用油壶倒入适量沥青,掺入少量砂子或石屑,人工就地热拌,使裂缝处自上到下左右两边形成含油量较大的新混合料,找平撒砂。此工艺可吸收各种因素引起的应力,消除裂缝,但较费工、费时。
结合国内外现有裂缝填封工艺,按照永久性修补要求,将裂缝填封的主要施工工艺归纳为以下五大步骤:
3.2.3.1 控制交通。控制交通是进行裂缝修补工序的基本步骤。控制好交通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尽量少占用道路,不影响车辆安全行驶。
3.2.3.2 裂缝开槽。沿裂缝开一条凹槽,主要是为正在开裂和即将合拢的裂缝提供一个充足的空间,使填入裂缝的填封材料免于受到过分的拉、压应力的作用以及交通荷载的影响。
3.2.3.3 裂缝的清理和干燥。为了保证填封材料与裂缝壁面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裂缝壁面应彻底清洁并完全干燥。清缝的方法一般用压缩空气法、喷砂处理、钢丝刷扫、高压水喷等。
3.2.3.4 填封材料的准备和填装。在对裂缝进行填封修补前,必须事先将所选用的填封材料准备好。不同填封材料推荐的使用温度是不同的,一般热沥青为 140~160 ℃,改性沥青为 180~200 ℃,而乳化沥青则为 50~65 ℃左右。填封材料备好后,便可对裂缝进行填装。填装填封材料时,首先将储料罐中存放的填封材料通过泵吸或气压的方式将其卸出储料罐,然后通过专用的填封料喷洒杆,将料适量填装入裂缝中,形成预期的填封结构型式。
3.2.3.5 封边修整工作。填封材料填装和成型完全后,为了保护未凝固的裂缝填封材料,防止其出现轮印或溜滑问题,应立即使用吸收材料,以使其粘到填封材料表面,作为暂时的覆盖物。特别是对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若其破乳固化时间较长,为缩短开放交通的时间,此步工艺极为重要。
3.3 对裂缝壁面的要求
3.3.1 裂缝壁面应坚实无松散料。裂缝壁面坚实,可以避免因裂缝壁面松散而造成填封修补后裂缝抗拉压能力、抗剪切能力及防水能力的下降,可使裂缝填封后坚固耐久、承载能力强。因此,在对沥青路面裂缝填封修补之前,应当将裂缝处松散的、破损的壁面材料清除,直到露出坚实的部分。
3.3.2 裂缝壁面应彻底清洁、完全干燥。裂缝在填封修补前,其壁面应彻底清洁并完全干燥。裂缝壁面彻底清洁,有利于提高裂缝填封料与壁面间的粘附强度,并由此增强填封裂缝的抗拉压能力、抗剪切能力及防水能力。
3.3.3 裂缝壁面应具有适当温度。为了获得良好的施工条件,保持填封料良好的粘结性,裂缝壁面应具有适当的温度,特别是对热填封料尤为重要。假如热填封料填实在低温的裂缝壁面上,接触于裂缝壁面的填封料必受其影响而温度骤降,造成填封料粘结性降低、渗透能力减弱,导致填封料与裂缝壁面间附着不良,粘附强度降低。
因此,应在环境温度较高或对裂缝壁面进行适当加热之后,再对裂缝进行填封修补。
4 结语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裂缝的适时修补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极为重要。裂缝的种类不同,使用的修补材料和修补技术也不同。本文对常用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和常见裂缝填封材料进行汇总和比选,并对裂缝修补时机与施工工艺进行总结,以期从材料与施工两方面为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的修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2]高启聚.路面裂缝和坑槽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 国外公路,1999,(1)
[3]何波. 沥青路面裂缝和坑槽破损机理与修补技术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2006
[4]殷岳川.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张艳红等:浅谈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yeshejilw/31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