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评职论文浅谈廊道中有毒有害气体防治(2)
㈢ 严禁一切非生产火源进入廊道,进入廊道人员主动将香烟和打火机交给值班人员保管。
㈣ 廊道口设置相关警示标识。
7.4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㈠ 廊道内有害气体检测执行专人负责,各测点每3小时检测一次,如遇有害气体超标,增加检测频次。
㈡ 检测结果及时填写《廊道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记录表》,并予以公示。
㈢ 检测单位每8小时向生产办、安全办报告一次检测结果。如果发现有害气体超标,立即报告生产办、安全办,停止工作,撤出作业人员,划出警戒线,做好标识(标注警戒范围),查明原因,实施现场处置。
㈣ 报警点设置
有毒有害气体的报警点标准如下:
⑴ 固定式报警点
甲烷:25%LEL;
硫化氢:8PPM;
一氧化碳:80PPM。
⑵ 移动式报警点
甲烷:0.5% VOL;
硫化氢:1%VOL;
一氧化碳:0.5%VOL;
氧气:20%VOL。
8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的培训教育工作
8.1 培训目标
了解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性,熟练掌握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及时进行检测及通报。
8.2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我部全体人员,重点为现场廊道作业队伍及人员。
8.3 培训组织机构
我部安全办代表有害气体管理机构,下属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施工厂队。
8.4 培训实施方法
项目部组织各厂队进行集中学习,然后各相关单位结合各自的施工特点,对现场人员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特性、安全、警报的标准学习,并现场进行检查与考核。
9 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的应急管理工作
9.1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廊道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能迅速有效地实施救援以及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机制,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9.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
9.2.1 组织体系
成立廊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部领导、各办公室负责人、施工机组负责人组成,项目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项目部其他领导担任副组长,施工机组负责人为成员。
9.2.2 职责
㈠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程度,决定事件级别,启动和实施应急处置方案;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行动;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决定和宣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结束。
㈡ 应急处理办公室职责
将突发事件的各项信息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负责领导小组指令的传达;与地方医疗、消防等机构制定联动方案;制定应急状态下工人疏散、转移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负责应急结束后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应急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9.3演练
每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审。
9.4应急处置
9.4.1 响应程序
⑴ Ⅰ级、Ⅱ级、Ⅲ级响应
①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处理办公室进入应急状态,全面启动本应急预案;
②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应急总指挥,负责做出和贯彻落实业主应急指挥部应急决策,下达和执行应急决策;
③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组成技术组协作应急,必要时请求外界援助资源予以协助。
⑵ Ⅳ级响应
① 应急领导小组分管副组长任应急总指挥,发布和执行应急决策,并及时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②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配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9.4.2 处置措施
⑴ 抢险
① 摸清事故情况,掌握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
② 安全办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并根据指示迅速通知应急成员赶赴事故现场。
③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尽快收集事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
④ 命令应急处理办公室成员迅速救护,并向相邻施工单位、***人民医院请求救援。
⑵ 紧急事故的处置
① 廊道瓦斯爆炸(未发生火灾)事故:廊道通风人员迅速吹响紧急疏散口哨,同时开启廊道通风设备并向各值班领导汇报进行救援组织。待爆炸停止后,有害气体检测人员首先进入廊道进行氧气浓度检测,查看现场是否存在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待发出安全信号后,救援人员方可进入廊道。廊道内施工人员当听到爆炸声时迅速卧倒,打开应急手电按照廊道内逃生出口逃出或进入临时安全区。
② 廊道当发生水灾时,值班人员迅速吹响紧急疏散口哨,同时开启廊道抽水设备、关闭廊道主电源,并向各值班领导汇报进行救援组织。廊道外救援人员不可进入廊道,在廊道口稍作封堵并迅速安排人员到各个廊道内逃生出口等待救援。
廊道内施工人员当听到紧急疏散口哨或大量水流涌入廊道,打开应急手电,按照廊道内逃生出口逃出。
9.4.3 廊道施工管理及防护设施
⑴ 在施工区域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⑵ 对廊道高程、坝段、坝块、进出线路走向设置明确标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huagonglw/34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