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探析城市道路的绿化美化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城市道路绿化美化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和市政基础工程建设的发展,道路的新建和拓宽工作进展很快,道路的更新换代对城市的环境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道路的绿化美化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城市绿化建设中,首先要完成道路绿化,它不仅是普通绿化的任务,而且还可以通过道路的绿化带将城市的其他绿地组成一体,形成绿化网络,成为贯穿城市生态环境的纽带。笔者针对城市道路绿化美化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结合当地的实际浅谈看法。

关键词:美化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一、城市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化美化中的作用

城市绿化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宽阔的道路绿化带起连接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影响很大。由\"片\"、\"团\"、\"块\"、\"带\"不同形式组成的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主体。三门峡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总体结构是城市地处丘陵山区,山环水抱,生态绿地顺延山体,水系两侧蜿蜒伸入城区,基本上形成以中部组团所在的黄土台塬生态绿地为城市绿心,以南北走向的五条黄河支流为城市各组团分隔的生态绿地(包括水系)格局,规划中应强化该自然分隔的格局,以生态绿地为主体,以风景区绿地,各级公园绿地,组团防护绿地等为重要组成部分,以黄河湿地、城市周围黄土台塬、山地为背景,形成自然绿地与人工绿地交融,人工环境融入自然环境,凸现山水格局的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将黄河沿岸生态保护区和城区周边自然山体,共同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构建\"一心两带\"的城市绿化体系。

\"一心\" :以城市中部生态组团为核心,围绕苍龙涧河及山体台地等自然要素集中建设的大尺度城市生态绿心,作为湖滨、陕县两大城区间的绿色生态屏障。

\"两带\" :由城市绿心向两城区东西方向延伸出来的带状生态区。根据地处面向水、背靠山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环境将全市绿地划分,通过宽阔的道路绿带使之相互衔接,构成生态绿地系统。

城市各干道的绿带成网络,将风景林区产生的清新空气通过道路绿地流向\"热岛\"。

二、城市道路绿地的规划原则

1、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组成不同的路网,从功能上有交通性、生活性、商业性和政治性的区分;从道路种类有大体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小区路、园林路、步行街等。根据道路的级别、性质、用地情况和道路宽度、以及市政工程设施的不同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绿化的布局形式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还是综合式。三门峡市根据两大城区与中部组团的自然条件、建设现状以及用地功能布局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别采取不同的绿地系统结构。

三门峡市的湖滨城区绿地系统采取网络状布局方式。沿崤山路、黄河路和春秋路等城市干道形成绿化廊道网络体系。重点建设青龙涧河两岸的东西向景观绿化带,并向南北两侧逐渐渗透,形成多个公共绿地节点。规划在城区北面黄河沿岸,结合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黄河风景区,突出黄河文化及湿地景观。

陕县城区绿地系统采取\"环状—网络\"的复合型布局方式。结合陕州大道、世纪大道、高阳路、兴隆路等城市干道的绿化带,高阳山风景区、大营公园、王寨公园等集中式块状公共绿地以及多层次绿化节点,构筑网状绿化体系。

中部绿心生态组团结合周围自然山体,加强景观绿地和生态保育绿地建设,形成天然生态绿地系统。内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采取集中布局公共绿地的方式。

2、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规定:

(1)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2)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a)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b)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c)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d)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道路绿化覆盖率面积(平方米)=[行道树平均单株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单位长度平均植树数(株/公里)*已绿化道路总长]+草地面积

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的面积与道路总宽度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道路绿化质量的指标。

绿化覆盖率面积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木植物的覆盖面积,可按树冠垂直投影测算,但乔木覆盖面积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分车绿带设计

(1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2 )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3)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行道树绿带设计规定:(1)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2)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031.html


上一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
下一篇: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