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3)
我们通常把设计部门完成的设计施工图纸称为一次设计。该设计图纸在施工中使用,是配合设备招、投标的基础资料,供设备招、投标使用。 招、投标工作完成后,由中标的专业公司配合设计部门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首先,要按产品性能、特点完善设计部门的一次设计,核对控制点数表,确定各种设备的规格、型号,绘制二次设计施工图纸。包括详细的分系统图、接线图以及联动关系软件功能说明、系统的操作及维护手册。所选择的设备要有开放的标准,自控系统要对楼内全部机电设备进行控制,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数据通讯必须按同一标准协议,它由一系列与软件及硬件相关的通讯协议组成,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器之间所有对话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多数设备和子系统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产品和系统,其通讯协议不同,互联很困难。承包商一般采用开发网关方式,完成不同系统的互联。系统之间要完成协议转接,一定要开发网关的硬件及软件来实现互联。中标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供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使用。最后,通过权威或法定的主管部门测试后,该系统才能进行试运行。
四、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
1、 系统的可靠性:楼宇自控系统在应用中应稳定可靠,发生故障概率应降到最低可能的限度。
2、 系统的可扩展性:随着系统应用及技术的发展,楼宇自控系统要为未来的发展留出可扩展的空间。
3、 系统的互操作性。互操作性的开放系统不仅是要求设备级的互操作性,同时也要求系统级别的互操作性,即从设备到系统。开放系统采用平坦式,点对点的,即插即用,易于扩展的开放系统结构,将多家厂商的产品和系统根据功能的需求,实现系统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即插即用的互操作。
4、 系统能提供精确的、量化的控制模式,为建筑物的能源控制提供可靠保证。任一业主为建筑物安装楼宇自控系统的直接动因就是能实现建筑物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以达到节省建筑物营运成本的目的。这就要求楼宇自控系统整个控制过程尽可能精确。
5、 系统的可监控性:楼宇自控系统的执行机构分散在各个楼层的不同位置,为使系统及操作人员能够监控到自动控制指令是否正常,应考虑一套独立的反馈传感器。
6、 系统的联动性:工程设计中, 我们可以采取设备自控系统、闭路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进行有机的集成, 或称之为联动, 以满足实际运行管理的需要。
五、结论与展望
为充分发挥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功能,需要设计单位周密详细的设计论证、统一规划,需要工程施工单位精心施工,更需要系统集成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用户角度出发,为每一个项目选择一个适合它本身的功能配置,业主也尽早配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加入到项目实施中,这样才有助于项目的接受和系统的运行维护,从而真正发挥楼宇自控系统的功效,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是多种高科技技术的融合,是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使得整座建筑各独立系统能够高度集成,做到保安、防火、设备监控三位一体,以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综合服务功能。楼宇自控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在智能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必将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舒适和便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 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年版
[2 ] 陈一才主编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9年8月
[3 ] 陆伟良 《智能化建筑导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年6月
[4 ] 祝敬国 《空调节能与建筑智能化》 1999年12月
[5 ] 华东建筑设计院 《智能建筑设计技术》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年10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