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2)
(3)支环梁及框架梁底模。为方便环梁钢筋骨架安装,以利于框架梁钢筋锚入环梁骨架筋中,采用将环梁及框架梁模板分两次支设的方法,即第一次先将环粱底模和框架梁底模支设好,第二次待其钢筋安装后再支侧模。
(4)环梁钢筋笼的安装。环梁处底模支设完毕后即可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吊装时将两条钢丝绳对称穿在钢筋笼两侧,吊装处箍筋与主筋应全部点焊加固,吊装过程保持钢筋笼水平放置,放置稳妥后检查有无松动的箍筋及钢管抗剪筋与环梁箍筋的问隙尺寸,而后绑扎环梁腰筋,对每根环梁上连接的所有框架梁钢筋,要同时协调进行钢筋排放的绑扎。
5钢管内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自钢管上口灌入,用振捣器捣实。管径大于350mm时,采用内部振捣器。每次振捣时间不少于3Os。一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当管径小于350mm时,可采用附着在钢管上的外部振捣器进行振捣。外部振捣器的位置应随着混凝土浇筑的进展加以调整。外部振捣器的工作范围,以钢管横向振幅为不小于0.3mm为有效。振幅可用百分表实测,振捣时间不少于lmin,一次浇筑的高度不应大于振捣器的有效工作范围的2~3m长度,此法所用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20~40mm,水灰比不大于0.4,粗骨料料径为10~40mm。
混凝土的配合比至关重要,除需满足强度指标外,尚应注意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设计等级计算,并通过试验后确定,钢管内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问。需留施工缝时,应将管口封闭,防止水、油和异物等落入。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浇筑一层厚度为100~200mm的与混凝土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自由下落的混凝土粗骨料产生弹跳现象。当混凝土浇筑到钢管顶端时,可以使混凝土粗骨料产生弹跳现象。
当混凝土浇筑到钢管顶端时,可以使混凝土稍溢出后,再将留有排气孔的层间隔板或封顶板紧压在管端,随即进行点焊,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后,再将横隔板或封顶板按设计要求进行补焊。有时也可将混凝土浇筑到低于钢管的位置,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50%后,再用相同等级的水泥砂浆补填至管口,并按上述方法将横隔板或封顶板一次封焊到位,管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用敲击钢管的方法进行初步检查,如有异常,则应用超声波检测,对不密实的部位,应采用钻孔压浆法进行补强,然后将钻也补焊牢固。
6结论与展望
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有几十年的历史,发展速度迅速,如今,已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工程领域。尤其在住宅建筑中,使其由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过度到小高层、多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为其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钢管混凝土在住宅建筑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有必要对钢管混凝土做进一步的研究。今后应该做好做好以下工作:
(1)在防火设计方面,要简化钢管混凝土防火极限的设计方法,制定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推广钢管混凝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2)加强钢结构住宅建筑在火灾后的残余力学性能评估与灾后的维修,加固措施的研究。
(3)钢结构住宅的关键在于外墙板的价格、质量、防水、耐久性及接缝的处理等。目前虽然有的墙板各个方面性能比较好,但价格较高,开发商和住户无法接受,所以暂时还无法大力推广,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开发价廉物美,轻质高强且具有耐久性的外墙板下相应的配套构件。
(4)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完善钢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理论,不同类型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程,尽快编制各类构件的配套图集。
(5)钢结构住宅对旋工队伍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国内大部地区主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建设,因此应加强对钢结构专业施工队伍的培训,进一步促进钢管混凝土在住宅中的发展与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2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