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析土木工程中灌注桩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灌注桩能适应各种地层的变化,无需接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声小,宜在建筑物密集地区采用。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也有直接插筋或省缺钢筋的),再灌注混凝土而成,根据成孔工艺不同,分为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等,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各自的施工技术特点。

  关键词:土木工程;灌注桩;施工技术

  一、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是利用成孔机具,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中成桩的工艺,适用于黏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等土质。目前常采用螺旋钻机成孔,它是利用动力旋转钻杆,使钻头的螺旋叶片旋转削土体,土块沿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钻头是钻进取土的关键装置,有多种类型,常用的有锥式钻头、平底钻头、耙式钻头等,锥式钻头适用于黏性土;平底钻头适用于松散土层;耙式钻头适用于杂填土,其钻头边镶有硬质合金刀头,能将碎砖等硬块削成小颗粒,螺旋钻机成孔直径一般为300~600mm。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为:测定桩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注混凝土。钻孔操作时要求钻杆垂直稳固、位置正确。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以钻进时,可能是遇到石块等异物,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钻孔时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遇到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研究解决。当螺旋钻机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在原位空转清土,以清除孔底回落虚土。钢筋笼应一次扎好,小心放人孔内,防止孔壁塌土。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每次浇筑高度控制在1.5m以内。

  二、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利用原土自然造浆或人工造浆护壁,并通过泥浆循环将被切削的土渣排除而成孔,再吊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它不论在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层皆适用。

  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1)埋设护筒

  钻孔前需在桩位处埋设钢护筒,护筒的作用有固定桩位、钻头导向、保护孔口、维持泥浆水头及防止地面水流入等。护筒一般用4~8mm厚钢板制成,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cm以上。埋设护筒常用挖埋法,埋设深度黏性土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孔口处用黏土密实封填。筒顶高m地面0.3~0.4m,泥浆面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

  (2)护壁泥浆

  泥浆在桩孔内会吸附在孔壁上,甚至渗透进周同土孔隙中,避免内壁漏水。它具有保持孔内水压稳定、保护孔壁以防止塌孔、携带土渣排出孔外以及冷却与润滑钻头的作用。

  在砂土中钻孔,需在现场专门制备泥浆注入,泥浆是由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和水拌和的混合物,还可在其中掺入其他掺合剂,如加重剂、分散剂、增黏剂及堵漏剂等。在黏土中钻孔,也可采用输入清水,钻进原土自造泥浆的方法,注入的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左右,排出泥浆的相对密度宜为1.2~1.4。

  (3)成孔

  成孔机械有回转钻机、潜水钻机、冲击钻机等,其中以回转钻机应用最多。

  ①回转钻机成孔:该钻机由动力装置传动,带动带有钻头的钻杆强制旋转,钻头切削土体成孔,切削形成的土渣通过泥浆循环排出桩孔。根据泥浆循环方式的不同,分为正循环回转钻机和反循环同转钻机。泥浆或高压水由空心钻杆内部注入,并从钻杆底部喷出,携带钻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动,由孔口将土渣带出流入沉淀池,沉渣后的泥浆循环使用。该法是依靠泥浆向上的流动排渣,其提升力较小,孔底沉渣较多。

  泥浆带渣流动的方向与正循环工艺相反,它须启动砂石泵在钻杆内形成真空,土渣被吸出流入沉淀池。反循环工艺由于泵吸作用,泥浆上升的速度较快,排渣能力大,但土质较差或易塌孔的土层应谨慎使用。回转钻机设备性能可靠,噪声和振动较小,钻进效率高,钻孔质量好。它适用于松散土层、黏土层、砂砾层、软质岩层等多种地质条件,应用比较广泛。

  ②潜水钻机成孔:潜水钻机是一种旋转式钻孔机械,其动力、变速机构和钻头连在一起,并加以密封,可下放至孔内地下水中切土成孔,采用正循环工艺注浆、护壁和排渣。潜水钻孔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砂土及强风化岩层,不宜用于碎石土。

  ③冲击钻机成孔。

  冲击钻机成孔是用动力将冲锥式钻头提升到一定高度后,靠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掘削硬质土和岩层,然后用淘渣筒排除渣浆。它可用于黏性土、粉质黏土,特别适用于坚硬土层和砂砾石、卵漂石及岩层。

  (4)清孔

  钻孔达设计标高后,应测量沉渣厚度,立即进行清孔。以原土造浆的钻孔,清孔可采用射水法,此时钻头只转不进,待泥浆相对密度降到1.1左右即可;注入制备泥浆的钻孔,采用换浆法清孔,即用稀泥浆置换出浓泥浆,待泥浆的相对密度降到1.15~1.25即认为清孔合格。在清孔过程中通过置换泥浆,使得孔底沉渣排出。剩余沉渣厚度的控制是:对端承桩不大于50mm,对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不大于100mm,对摩擦桩不大于300m。

  3、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1)坍孔

  坍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护筒埋置不严密而漏水或埋置太浅,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或泥浆密度不够;在流砂、软淤泥、松散砂层中钻进,进尺、转速太快等。避免坍孔的措施是:护筒周围用黏土填封紧密;钻进中及时添加泥浆,使其高于孔外水位;遇流砂、松散土层时,适当加大泥浆密度,且进尺不要太快。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275.html


上一篇:悬挑多排外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探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