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加强施工条件的控制

  (1)人员。工程项目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实行质量目标责任制,把人员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将质量控制的责任分配至个人,定人定岗,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确保工程质量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控制。在施工时,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施工人员进行资质和能力检查,确保其合格后方允许其施工。(2)机械。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工程量及特点来确定机械设备的使用,并做好机械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调配,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3)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从空间、时间、技术组织、生产力、施工条件、物质等方面考虑施工方案的实施,总体设想和安排,明确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机具。且在施工的过

  程中,一旦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则应及时修改和完善施工方案,敢于运用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施工技术和方法,从而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3、加强各专业施工的相互配合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中,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都涉及到多专业的配合,即土建、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配合。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在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极易产生问题,将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影响工期和建筑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4、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对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养护时间要求、覆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取措施,同时注意根据规定不同水泥品种和砼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对于大体积砼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不漏主要关键细节。另外也要加强养护期的督查。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方案,确保施工质量才是施工的重点。制定方案时,要考虑现场施工的条件,各个专业间的施工协调与影响;同时须结合工程特点,深入研究分析各

  个状态下的施工状况,提前做好细致方案。通过系统的安排、灵活的协调、周密的计划,施工期间不断调整与完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效率及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斌.高层钢框架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

  [2]刘文珺.导轨式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8,(04)

  [3]邵敏佳.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08,(07)

  [4]朱国梁,吴碧桥,庞文荣,张传捷.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的进展[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8,(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314.html


上一篇:框架结构基础系梁的合理设计
下一篇:旋挖钻干成孔工艺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