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谈(2)
(3)在不同情况控制裂缝的措施
因在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应对措施:
①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变形。具体可以采取这些措施:a.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b.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c.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d.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②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具体可以采取这些措施:a.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冷气进行预冷,或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b.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c.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③加强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期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b.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c.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d.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2.4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有两个目的:一是创造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的条件,加速混凝土硬化;二是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日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
现超出正常范围的收缩、裂缝及破坏等现象。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时间28d。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无法保证标准养护条件,而只能采取措施在经济实用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养护效果。混凝土养护从大的范围可分为自然养护与加热养护两类。混凝土的自然养护就是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正常增长强度。混凝土自然养护的方法及要点如下: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具体而言,初凝后可以覆盖,终凝后开始浇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以前不得上人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②覆盖物可用麻袋片、草帘、竹帘、锯末、砂及炉渣等,对结构边缘、棱角部位应增加保温层厚度,以此降低砼表面与大气温差,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保温层在砼达到砼强度标准值的50%后、内外温差及表面与大气最低温差均小于15℃时,方可拆除。
③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有抗渗性要求、掺加矿渣及粉煤灰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14d,时间长一点更好。
④有条件时可以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混凝土敞露的表面应全部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⑤在缺水地区或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覆盖塑料布时,可涂刷薄膜养生液,以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以此进行养护。薄膜养生液是一类可成膜的溶液,涂刷在混凝土表面上,溶剂挥发后凝结成一层膜,隔断混凝土内水分的蒸发路径,达到养护目的。
⑥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坚持严谨的施工组织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以及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的发生,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亚军.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1).
[2]孟照亮.唐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3).
[3]叶林昌.沈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胡世德.等.高层建筑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3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