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纳米SiO2等外加掺合料对EPS超轻混凝土的影响(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1)在混凝土中掺加纤维能有效地改善材料的脆性、耐久性和抗疲劳能力。是混凝土高性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入PP纤维后的EPS超轻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具有轻质保温效果好等独特优点。但是,EPS超轻混凝土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影响了轻骨料混凝土的广泛使用。PP纤维的加入可以通过大量吸收能量,大幅度提高EPS超轻混凝土抗裂性能及改善其抗冲击性能,并能大幅度提高其的抗折强度,降低其脆度系数。

  2)实验表明PP纤维在EPS超轻混凝土能明显地提高材料的韧性。除此之外,PP纤维增强对于轻混凝土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一是因为轻集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骨料强度模量低和限制水泥石收缩变形能力小等原因。造成收缩增大,而纤维能在混凝土内部构成一种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从而产生一种有效的一级加强效果,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减少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纹和裂缝。二是因为PP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络结构,起到一种\"承托\"作用,降低了混凝土的表面析水和轻集料的上浮,并且纤维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水泥浆包裹其周围,提高了水泥浆粘性,有效地控制了轻集料混凝土的分层离析[7]。

  此外,还可以加入纤维素醚(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可以降低水灰比,从而,使EPS超轻混凝土力学性能得以改善和提高。

  3结论

  EPS超轻混凝土是一种很好的建筑节能材料,在建设中的应用很广泛,在EPS超轻混凝土当中添加适量纳米SiO2等外加掺合料,不但可以填充水泥浆体的空隙,提高EPS超轻混凝土的流动度,更重要的是可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结构,使EPS超轻混凝土的强度显著提高。同时加入纳米SiO2等外加掺合料还能改善EPS超轻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并能使其的抗冻性、抗渗性得以提高。研究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SiO2对EPS超轻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大推动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年科研基金(201201103);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青年基金(J20091101)资助项目。

  [1]张荣祥,EPS与环保[J],8(2):P48~49,1998

  [2]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P8~24,2001

  [3]季韬、黄与舟等,纳米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初探[J],混凝土,161(3):P13~15,2003

  [4]叶青、张泽南等,纳米SiO2与水泥硬化浆体中Ca(OH)2的反应[J],硅酸盐学报,31(5):P517~522,2003

  [5]王冲、蒲心诚等,纳米颗粒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P22~23,2003

  [6]陈兵、陈龙珠,EPS轻质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3:P41~45,2004

  [7]陈明凤、张彭成等,EPS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7:P23~26,2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352.html


上一篇:浅析配筋砌体剪力墙施工工艺
下一篇:浅论输油管道在多年冻土区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