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工程建设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具有无振动、无污染、运输吊装方便、低噪声、施工工期短、施工文明程度高等特点。90年代初,静压预应力管桩已经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预应力管桩由原来的低压桩力、小规格管桩发展到目前大压桩力、大规格、高强度的管桩。静压管桩的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前言

  近几年来,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新的桩型,由于单桩承载力高、施工进度快、施工现场文明整洁、现场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的特点,已作为一种经济、可靠的基础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铁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工程。目前管桩直径一般为300mm、400mm、500mm、600mm,壁厚为70mm、95mm、lOOmm、105mm、125mm,类型为A型(抗压)、AB(抗拔)型,桩身混凝土强度多采用C80,桩长一般为8m~12m,5m~7m短桩根据需要向厂家订货。桩尖形式主要有封口型及开口型,其中封口型又分为十字型及圆锥型,不同的桩尖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情况。但目前由于相关规范要求和标准尚不完善,容易造成不规范施工情况的发生,现结合工程实践,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800000m2,一期工程共有8多栋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楼,其中小高层住宅楼地上10层。住宅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坡屋顶。由于原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不能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要求,考虑到安全、经济、工期因素,采用PHC桩进行地基处理,采用PHC—AB400(95)a(桩型AB桩,直径400mm,壁厚95ram)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根据不同楼座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要求及试验桩承载力试验情况,桩长分别为23m、25m、30m。

  二、静压预应力管桩的设计与验算

  2.1地质状况。地基土主要由粉质黏土、粉土及砂组成,地貌单元属丘陵地带,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属非液化场地,可不考虑地基土的震陷问题。天然地基属不均匀地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静止水位为3.20---4.90m,地下水属潜水型,勘察时属丰水期。

  2.2桩长计算。选取地勘报告中的16号作为桩点验算(该点处楼座承载力要求1600kN)。初步选定:空心桩外径为400ram,内径为210mm,桩长为25m,入土相对标高0.OOm。通过计算,选择25m桩长能满足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

  三、静力桩施工技术操作

  3.1压桩顺序。为避免挤土效应,本工程开始从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先开始施工,由内到外并朝远离建筑物的方向进行压桩:不同深度的桩基,应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尽量避免因桩机多次行走扰动地面土层,使地面沉陷,以经济合理的运桩、喂桩方便为原则。

  3.2压桩工艺流程。压桩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线一桩位测量定位—桩机配重一桩机就位一吊桩并调整一焊桩尖一压第1节桩—接桩一压桩(直至压桩力达到设计要求为止)一桩机就位开始下一根桩施工(直到全部施工完毕)。

  3.3机械选择。在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时,其中需要慎重考虑的是沉桩时产生的压力不应超过管桩桩身结构竖向承载力的极限值。本工程桩端位于一般的粘土层,桩架配重取1.5—2.0倍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即可满足沉桩的要求;而采用静压法沉桩,静压桩机采用抱压式,本工程所选用800型一台抱压式桩机。桩机的夹具选择长夹具,保证夹桩时,桩身侧压应力较小,且更易控制桩的垂直度。送桩杆的长度根据送桩长度和压桩机确定,同时考虑施工中有超深送桩,送桩一般宜按理论送桩长度增加3m,本工程选用8m和10m送桩杆。

  3.4施工准备工作。(1)场地要求:打桩前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障碍物的清除与管线的保护工作。施工场地应平整,施工前用建筑砖碴在施工范围内满铺50cm,防止桩机沉陷。现场的坡度不得大于1∕100,地耐力应不小于140kNPm2。桩机最小工作半径:桩位中心距周边建(构)筑物应大于1∕2压桩机宽度+1.Om,且对建筑物应有保护措施。当桩机上坡时,坡度应控制在10%,上坡时卸掉桩机配重。(2)管桩进场验收及现场堆放:桩在运入施工现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生产龄期,强度应达设计值的100%。细心检查起吊、运输、堆放等过程有否损伤,并做好验收交接记录,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桩不予接收。现场堆放不得超过2层,并堆放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上。(3)桩位测量定位:根据基准点进行放样。将轴线控制点引出6m一8m,做好测量控制网,桩位可打短钢筋并洒白石灰醒目标识,桩位测量允许偏差值;单桩10mm,群桩20mm。并在现场设置三个轴线控制点,用砼保护好,并引测到固定构筑物上。为防止挤土效应影响,并在离施工场地远处,做三个复核点,以便经常性的对控制点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复核设计要求。

  3.5压桩技术

  (1)测量放线。用经监理单位检查过的纵横线控制桩,依照布点图放出桩位具体位置,然后采用钢钎打入400~500mm,拔出钢钎后,灌入灰粉捣实,并在灰桩中心打入竹签定位,用以保证机械碾压后桩点不错位;桩位放完经复核无误后办理交验手续,方准施工;每日打桩前须复测桩位,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358.html


上一篇:某速滑馆结构设计与施工措施
下一篇:地下车库通风及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