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论文发表用绿色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都市(4)
ERP系统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反映了由于车辆使用道路形成的阻塞成本,根据道路的使用状况(拥挤程度和车流速度)而动态变化。通过额外的收费,它使用户在不必要的时候避免进入控制区域以降低交通成本,从而达到减缓阻塞的目的。
总而言之,车辆配额系统增加用户购车的固定成本,道路收费系统则增加使用车辆和道路的动态成本。通过两者的结合,新加坡政府有效的进行了对交通需求长期和短期,静态和动态的调控,有力的保证了以公交系统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战略的实施。
七、智能交通系统(ITS)
高服务水平的交通系统的产生不仅依赖于合理的规划方案和适当的交通需求控制,同时也离不开动态的交通组织、管理技术和策略。自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兴起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正是一个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对现存城市交通网络实施系统性、整体性管理和监控的有效途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通过实施动态的组织管理策略并提供及时、全面的交通信息来引导交通流的合理分布,最终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因此,ITS 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
新加坡以其在经济、技术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在ITS的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下简单介绍新加坡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架。
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Expressway Monitoring and Advisory System,EMAS)。EMAS于1998年开始实施,该系统在高速路边用电子公告板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交通状况信息以避免用户进入过分繁忙或有事故发生的路段。
车速信息系统(TrafficScan)。TrafficScan通过安装在出租汽车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 System, GPS)接受器获取不同道路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以此了解区域内的整体交通状况。新加坡的出租汽车公司均使用该系统辅助出租车预定业务。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Green LInk DEtermining System, GLIDE)GLIDE是一个交通信号系统,它通过计算控制全新加坡所有的信号设备以优化交通流。
路口监测系统(Junction Eyes)。路口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主要交通路口的远程智能摄像机监控路口的运行状况,一旦有事故发生,交通控制中心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交通流量,比如改变该路口的信号灯配时以疏导交通。
整合交通管理系统(Integrated Transport Management System, ITMS)。ITMS用于以整合的方式的收集和处理交通信息并提供给出行者。ITMS从不同的子系统包括ERP,GLIDE,EMAS和 TrafficScan获取信息并加以综合处理,再以不同方式反馈给用户。通常采取的发布信息的途径包括互联网,电子信息公告板,移动电话,电视和收音机。最终,所有的子系统由交通控制中心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发布以及策略实施一体化,基本实现了对都市交通系统的智能管理和调控,保证了良好的交通服务水平。
八、结语寻求持久有序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永恒的目标,而在都市发展中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经历了都市膨胀和过度汽车化带来的噩梦之后,人类终于开始认识合理的交通体系、健康的交通秩序和优质的交通服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城市化和工业化在中国大陆方兴未艾,充满希望的中国正站在真正崛起的黎明时刻。因此,把握这一契机,以绿色交通的理念来指导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秋功业的基本战略。本文力图通过对新加坡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具体化绿色交通涵盖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框架,为中国大陆实施绿色交通计划提供参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新加坡模式可以在适当条件下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交通典范。
推荐期刊:《交通与运输》杂志是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主办的融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技期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致力于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探索与交流;加大现代物流构建与发展前景的研究与介绍;积极推荐城市交通与运输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新手段。本刊所设置的栏目,特别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现代物流、运输天地、汽车沙龙、环球之旅、交通史话等栏目,深受读者的喜爱。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157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