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路桥工程师评职论文发表简述路桥施工技术的研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先绑扎梁内的预应力筋,后绑扎板内的预应力筋,而梁内的拉筋应等预应力筋铺设完之后再进行绑扎,以便预应力筋的穿筋定位。板的面筋应等预应力筋铺设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绑扎。

  6、混凝土浇筑的控制:外露的灌浆孔、孔道与灌浆孔、排气孔管连接处、排气孔端以及预应力孔道接口处都必须封堵严密,以防出现因异物进入或漏浆堵塞管孔的情况。尤其是下层孔道的排气孔管和灌浆孔长度大,且又斜向伸出板面,因此必须固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不得碰动或接触预应力锚具和孔道,避免引起移位或损伤。

  三、过渡段施工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

  1、对于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其常见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桥头的地基处理不合格。对于存在软土地基的桥头,因为地基沉降而造成的桥头跳车等现象极为普遍。第二,桥头的搭板施工方案不妥当。在桥头过渡段大多选择搭板结构,但是设置了搭板后之仍然普遍存在桥头跳车的现象。第三,桥台台背的路堤压实度不足。根据路桥工程的施工经验,几乎全部的桥梁、明涵和通道都会要求台背进行填土处理,而台后填土的压实度是由机械设备、施工用料、施工作业面、施工经验、施工顺序等工程管理的因素所影响。第四,桥头路堤边坡的防护不力。在路桥的桥头路堤施工中,台背路堤的填土一般采用渗水性土、砂类作为填料,而不考虑排水和防水设施,然而从道路收尾、水毁和改建工程的研究中发现,在许多桥头路堤的沉降较为严重的位置,常伴随护坡和锥坡水毁。

  2、路堤填料的控制:在台背路堤填筑实施之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的路段填料,对于要采用的各类土壤进行试验对比,其试验项目应包括:第一,试验不同的土壤在相同的压实机具作用达到相同压实度时的松铺厚度和压实系数的关系,从其结果比较各类土壤的技术性能指标,选择最适宜的土壤来作填料;第二,进行土壤的塑限和液限的联合测定,并实施击实和筛分试验。另外,从经济角度上考虑,应着重就地取材,这样不仅取材方便而且经济,又不误工,因此应作为材料选择的首要原则。

  3、压实度的控制:台背路堤应与锥坡同时进行填土,并按照设计宽度采用一次填土、分层填筑的施工方法,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大于15cm,而其施工顺序应为运土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等。

  4、裂缝的控制:倘若裂缝不宽时,一般可采用灌缝的处理方法,一般在秋冬交替之时, 可采用常温下进行灌缝的乳化沥青,而假如是加热过的沥青,则因其温度容易迅速下降而无法浸透到裂缝的深处。倘若裂缝的开展较大时,可沿裂缝的两侧切割出20cm左右宽的条形槽,其深度应为面层的一半。再将下层的缝隙清理干净,并采用沥青砂进行填缝, 然后将槽中涂上粘层油,再铺土工格栅来作为其应力吸收层,然后用细粒式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填筑并碾压密实。

  四、结语

  总之,质量是工程的核心,施工技术是关系着路桥工程质显、安全、效益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新的技术与施工工艺也将逐步被应用到路桥工程中,所以对于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必须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以利于在以后的路桥工程施工中,根据工程不同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并辅以严格、仔细的管理,让路桥工程更适应现代工程要求的同时,更为安全耐用。

  参考文献:

  [1]房春鹏.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2]吴澄清.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802.html


上一篇:公路工程评职范文高速公路软基路堤沉降变形分析
下一篇:道路施工职称范文浅析钻孔桩施工便桥(平台)的施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