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论文发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2)
②纵缝。纵缝有企口缝、平缝两种形式,平缝分设拉杆与不设拉杆两种做法。企口缝,宜先浇筑混凝土板凹榫的一边,缝壁应涂刷沥青,浇筑邻板时应靠缝壁浇筑;平缝法,对已浇混凝土板的缝壁应涂刷沥青,并应避免涂在拉杆上,浇筑邻板时,缝的上部应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平缝设置拉杆时,应采用螺纹钢筋,并应设置在板厚中间;设置拉杆的纵缝模板,应预先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打眼;为保证其接缝的顺直,必须严格控制模板质量及模板的安装质量,最好用画线剔顺的方法将纵缝线修正顺直后再浇筑相邻板;若二条车道线水泥混凝土板一次施工时,中央纵缝以采用割缝(假缝)为宜,纵缝间距如在5m以上日寸,容易在板中部发生裂缝,应尽量避免采用。
③胀缝。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上部应浇灌填缝料,下部应设置胀缝板。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传力杆的固定,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或支架固定安装的方法。如顶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端头挡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应检查传力杆位置,浇筑时,应先摊铺下层混凝土拌合物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并应在校正传力杆位置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拌合物;支架固定传力杆,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和端头挡板,并应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浇筑时应先检查传力杆位置,再在胀缝两侧摊铺混凝土拌合物至板面,振捣密实后,抽出端头挡板,空隙部份填补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④填缝料。填缝材料应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老化;对胀缝应选择密封性好、伸缩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材料,对一般缩缝要求可以低一些;为了防止砂砾及其它细微坚硬颗粒物质掉入缝内和冬季渗水,应填灌一种易灌、易除、抗水、又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目前一般采用沥青净浆灌注,但在灌注时不能灌满,夏季灌缝面应离缝口1~2mm,冬季灌缝面应离缝口5~8mm,以免热天溢浆,影响平整度和路容。
3结语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既有水泥混凝土施工特点,也存在路面工程的普遍特性,在施工过程中应首先从原材料开始控制,充分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规范各个工序的操作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对主要指标加强控制,从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8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