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若干思考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政府形象,它不但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更是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因此,加强和改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高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水平十分必要。本文从施工、监理、建设(业主)三方面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取得迅猛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市政道路建设容易受到地质、气候、施工场地、综合管线、交叉施工、进度款支付以及青苗赔偿、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脱节都可造成质量隐患,甚至发生严重质量事故。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必须要科学地把握各个环节,统筹管理、各施其职。下面将从施工、监理、建设(业主)三方面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建成一项合格的工程,离不开施工、监理、建设三大责任主体。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关键阶段,质量控制又是关键阶段的首要环节。为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不出现\"豆腐渣工程\",三大责任主体要共同担负起质量责任,共同控制质量目标,采取强力的措施,有效的杜绝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止重、特大质量事故发生。简单地说,质量控制就是杜绝\"偷工减料\",防止\"最大利润化\"。这是实施阶段施工、监理、建设三大主体质量控制的目的。
一、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措施
任何优秀的设计蓝图只有通过实施阶段精心施工才能变为现实,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的实现过程。一项合格的工程是施工单位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施工项目部对每个施工环节只有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用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的实现。
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一是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的具体措施要细化,做到施工保障有方案,质量预控有对策,材料进场有检验,隐蔽工程有验收,工序交接有检查,动态控制有方法,变更洽商有手续,问题处理有复查,质量文件有档案,安全应急有预案,行使质安否决权。二是要按照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采用先进高效的工艺、设备,配备懂管理、有技术、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施工,才能保证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三是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查自检,监理单位复查复检,建设(质监)单位抽查抽检。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需量尺寸的要量尺寸,需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需见证取样的要见证取样,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各方认可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只要坚持这三条,工作质量才能有保证,施工质量关才能把得住,生产出的产品才合格。
二、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措施
\"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中, 质量控制是摆在第一位。监理部门要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特征,按照监理规范制定严密的监理计划。监理部的工作程序,要通过第一次工程例会进行交底,明确监理细则内容,规范施工各个环节,按照工程进度及时配备各专业监理人员,加强关键、重要部位的见证、旁站监理、巡视和平行检验,针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软土路基处理不规范,路床、沟槽回填碾压不密实,压实度指标不合格,路面结构层各层厚度、强度不足、弯承值指标不合格,表面平整度差,地下管线高程、坡度不准确等质量通病,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质量弊病,将质量事故杜绝在盟芽状态。
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一是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做到\"五报审\"即:报审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开工申请,安全、文明管理方案。二是施工过程中执行\"五报验\"即:报验原材料构配件,隐蔽工程,工序施工质量,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以外情况处理。三是严格规范\"五控制\"即:原材料入场控制,工艺流程控制,工序交接检验控制,中间和专业工种验收控制,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这些措施必须项项落到实处,条条坚持逗硬。
三、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措施
现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根据投资渠道和主体不同,作为建设业主的单位也不同,有行政、事业单位,也有企业等单位。不管单位是什么性质,\"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主题不能变,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核心。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就是建成一项合格的工程。这个目标靠施工单位去完成,靠监理单位去监督完成。
在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单位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一是认真审查确认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体系,批准后督促监理去监督落实。二是审查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及执行情况以及对监理部日常监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三是坚持执行\"四不\"制度即:未经监理单位签字,原材料不准使用,工程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建设单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资金管理部门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四是经常深入工地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青苗赔偿、相关单位交叉施工以及进度款支付等。这些潜在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协调解决不好,势必对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40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