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在公路路基上施工的控制措施(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 小涵洞及其他构筑物控制的要点

桥台台背、涵洞两侧及涵顶、挡土墙墙背的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由于场地狭窄,又要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填筑压实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积水。如果填筑不良,完工后填土与构造物连接部分出现沉降差,就会发生跳车,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影响构造物的稳定,养护期间经常修补路面。也会导致堵塞交通,所以要注意选好填料和认真施工。

3.1 填料

在下列范围内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台背顺路线方向,上部距翼墙尾端不少于台高加2m,下部距基础内缘不少于2m,拱桥台背不少子台高的3倍~4倍;涵洞两侧不少于孔径的2 倍;档土墙墙背回填部分。如果台背采用渗水土有困难时,在冰冻地区自路堤项面起2.5m 以下,非冰冻地区高水位以下,可用与路堤相同的填料填筑。应注意,不要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

3.2 填筑

桥台背后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l00cm 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l00cm 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3.3 排水

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人;对已有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出。当不得不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应在其上设置横向盲沟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顶。挡土墙墙背应做好反滤层,使水能顺利地从泄水孔流出去。

3.4 压实

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专门规定,则按路基压实标准执行。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必须加强压实措施,或对填土性能进行改善处理(如掺生石灰),以提高强度和减少雨水的渗入。为了保证填土压实质量,在比较宽阔部位应该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只是在临近构造物边缘及涵顶50cm 内,采用小型夯压机械,分薄层认真夯压密实。

4. 结束语

由于路基施工的程序复杂而且技术难度大,再加上施工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制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良后果。所以,要做到路基的坚固和稳定,就必须加强施工责任心,强化质量意识,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4068.html


上一篇:在路面修补中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下一篇:研究如何加强道路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