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社会热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2   |  所属分类:教育技术: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身处信息化时代,社会热点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如何有效选择挖掘发挥社会热点的教育价值,推动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打造“理观天下”特色平台,开展社会热点分析讨论,为开阔学生视野和发挥社会热点思政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

高校理论战线

  《高校理论战线》杂志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1988年北京市创刊,发表的论文文章反映高校文科教学、科研的最新动向,荟萃全国高校重要理论研究成果。适合社会科学工作者,文科院校教师阅读和发表论文。

  一、社会热点的界定

  社会热点涵盖内容较为宽泛,包括时事、经济、民生、娱乐等方面。本文所研究的社会热点限定为对大学生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社会热点。

  二、社会热点的思政价值

  大学生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对社会热點问题缺乏理性分析,他们能否深刻认识并澄清问题关键,对其个人成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刻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并引导其正确看待世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笔者认为,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深刻分析,找到社会热点与思政教育的交叉点,正是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有效途径。

  以社会热点实现因事而化。当社会热点出现时,大学生势必会受到思想上的冲击,产生思想上的疑惑。这种疑惑如不及时化解,将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深刻分析,理清其实质和脉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社会热点实现因时而进。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捕捉合乎学生思想认识的事件进行引导。社会热点是当前时代发展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以社会热点实现因势而新。“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关键词,社会热点很大程度上凭借网络得以快速发酵。针对社会热点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是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以社会热点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

  笔者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培养网络时代的优秀大学生为切入点,通过“理观天下”平台有效开展社会热点分析讨论,推动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更多同学在此过程中受益。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搬理论学习、课堂说教的老方法旧模式。如何创新学习形式,实现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找好活动的关键点并将活动学习可持续化,最终切实提高学习效果,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另外,活动抓手的选取,直接影响着活动成效,也决定了大学生全面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实现。在与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班级将关键人员选取、活动开展形式和活动内容作为主要抓手进行研究。最后在人员选取方面,以党支部为依托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实现党员带动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乃至全班同学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活动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学习,以大家感兴趣易于接受的第二课堂形式开展。活动内容则采取核心价值观与国内外社会热点相结合,以案例分享交流形式开展。

  在活动举办之前,辅导员为班级所有党员开展了核心价值观理论培训,帮助学生党员较好把握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并对活动形式及主旨进行讨论。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班级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必须参加,鼓励其他同学参加。在接下来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讲党员与同学沟通,选择活动进行的日期和地点,撰写活动策划,交辅导员审核批准;班级党员轮流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制作PPT以演讲形式进行讲解。讲解结束后进行自由交流讨论,思想火花在此碰撞。最后由辅导员进行总结并给予点评,对活动中涉及的核心价值观理念进一步解读。

  基于第二课堂的社会热点案例式分享交流,得到了班级同学的积极认可。“理观天下”的顺利开展,不仅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平台,并有效带动了班级同学关注时事、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另外,这一活动在推动班级思想建设、开阔视野、能力提升、学风建设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案例分享交流中入脑入心。思想上,党员同学通过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彰显。发展对象及积极分子积极向党员学习,思想及视野上得到提升。

  四、不足与展望

  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和认可,取得初步成果。另一方面,活动在精致化、具体化等方面的不足也有待改进,具体如下。

  1.精致化不足

  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讲人发挥余地较大,有时会出现跑题或冷场情况。有同学曾提出提前预演的建议,但在精力及时间安排方面有一定困难。

  2.具体化不足

  由于活动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内外时事热点的结合,有时主讲人在案例选取中存在一定偏差和困惑,而听众有时反映所讲内容与平时生活相差较远,影响缺乏长久性。

  3.交流沟通不足

  活动的初衷主要在于学生党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升,推动党支部建设,带动同学共同发展。但在开展过程中,交流环节同学的沉默,给活动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尚续芝.社会热点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功用价值及途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jishulw/20045.html


    上一篇:高校修缮工程管理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怎样有效实施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