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现状及对策(2)
3.3增强动手能力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不注意培养实践动手,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学生通过上机时手、眼、脑、心并用,可以养成自我动手习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可以给学生创造和发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综合上网实践中,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建立网络,使学生学会使用一些路由器模拟软件,进行路由器模拟配置实践,了解有关网络原理与技术,理解IP与ITP协议,并自己动手安装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通过利用各种查询工具和通信手段,进行上网实践,参观大型的计算机网络,加深了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
3.4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是集体授课,部分学生的个性魅力未完全展现出来。而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既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充分展示个性魅力,若老师能适时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活动宗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活动中,老师根据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编写小软件,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老师不控制每个组的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给予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自己要学\"。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如有些同学在活动中编出了较完善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给班主任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成绩手段;又有些同学编写了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软件放在学校的局域网中,给全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带来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有了自学本领,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当然,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老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
总结
学生素质以及技能的提高还需要教师的整体素质来做保障,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面临\"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房艳萍.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今日科苑,2008,(12)
[2]曹建人.计算机课堂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 2009,(46)
[3]王乃和.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8,(23)
[4]周锦标.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2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jishulw/28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