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怎样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发布时间:2020-11-19   |  所属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义务教育语文教学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理论内涵,然后以《穷人》一课为例说明了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核心理念,最后仍然以《穷人》一课为例阐述了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将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过,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注重教会学生识字、弄懂课文本的意思和作者写作意图,也就是说,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为教课文而教课文,忽视了利用课文载体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穷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一.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理论

  (一)语言运用能力内涵

  小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了解语言、理解语言,在人际交流时从记忆中调取和运用,在不断积累和运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让小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工具,是从认识语言、理解语言和输出语言三个方面着手。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着重于教会学生认识语言和理解语言,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认为只要学生正确掌握认识语言和理解住语言,语言运用输出是自然而然会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着重于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低下,严重挫及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途径

  着重于教会学生认识语言是片面的,学生只是认识语言,并不一定能够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语言工具,学生具备多大语言运用能力,并不是以学生认识和记住多少语言“数量”为评判标准。因此,聚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应该改变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改变着重强调认识语言教学。传统小学语文教学,非常强调认识语言教学任务。整堂课分为新词语学习、课文中心意思和段落意思讲解、作者意图和创作艺术方法讲解等,也就是说,传统语文教学以认识语言为教学主线,贯穿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这种将认识语言作为语文教学主要任务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其次,改变着重强调理解语言教学。传统小学语文教学,非常强调课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多次,甚至要求学生能够熟背在心。阅读背诵课文后,传统语文教学教师就着重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主要由教师讲解课文知识点,满堂灌教学,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会大大降低,最终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最后,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教学重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阅读,多说和多写,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言运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核心理念

  下面本文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穷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统领教学过程,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效率和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北大教授、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说过,选入义

  务教育中小学语文的课文,基本都是具有经典代表性著作,很多教师教学目标主要是对课文“写了什么”和“具有什么人文价值”两方面展开,而不是重点从分析课文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方法方面展开。也就是说,他认为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课文教学目标制定着重课文“写了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写”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笔者认为《穷人》一课教学目标制定应该突出“怎么写”,即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制定。笔者在本课教学中,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一是教会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主人翁的善良朴实本性;二是认识心理描写手法,学生独立完成心理描写法练习。其中,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本文重点教学内容和难点教学内容。教学在确定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年龄特征,比如《穷人》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教会学生文章结构安排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这篇文章是六年级阶段学生学习课文,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文章结构安排方法教学在以前教学已经有大量涉及,在此没必要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花在关于文章结构安排方法教学上,而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写作方法对于这个阶段学生更为重要。

  (二)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任何一篇课文教学,都具有不少教学内容,比如识记新词语、段落结构分析、阅读鉴赏、人文价值挖掘等,同时每篇课文也包括了作者写作意图和思想观念、以及反映作者写作思想的写作技能方法等。在这么多教学内容中如何取舍和主次安排,让每位语文教师相当头痛。《穷人》这篇文章教学内容也非常多,比如关于描写手法教学内容来说,就有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有不少语文教师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向学生传授描写手法和技巧。笔者认为这种安排还是有些考虑不周,这是因为关于这三方面的描写手法技巧知识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涉及,语文教师在高年级还在继续在这三方面向学生反复教一些学生已经学过多次的描写方法技巧,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实际上,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都会犯一个毛病,即课文有什么知识点就讲多少知识点,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也就是说,教师陷入为教而教,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的实践教学。本文在描写方法技巧方面,应该重点选择心理描写方法技巧介绍方面,体会作者如何用心理描写方法刻画出桑娜和渔夫的善良朴实、乐有助人的高尚品质。如上文所述,选择心理描写而不选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不至于反复给学生灌输生厌使学生乏味,一脉相承基础上六年级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心理描写方法。

  三.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穷人》一课为例

  (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在义务教育语文教学重视“语用”教学大背景下,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下面本文以《穷人》一课为例,说明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实践教学发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在学生在大量学习过程与实践运用过程中形成的,这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时,要结合学生学情情况,遵循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目标,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练习点,确定了练习点后,行之有效的理论教学和练习后完成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目标,最后评估语言表达能力目标是否达成。笔者在《穷人》一课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五个板块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多说多讲,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一板块:交流阅读体会。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问题:概括总结小说主要人物,以人物为主线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板块:交流讨论作者语言表达安排的精妙。教师要求学生用心阅读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分组讨论用最简洁词语概括这两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简洁来说,这两自然段主要写“抱”和“想”两件事情。教师最后在这个板块中设计要求学生集体讨论如果将这两自然段顺序调换是否可以,作者这样安排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第三板块:概括文章主要描写方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总结这篇课文的主要描写方法。师生通过讨论概括出这篇课文主要描写方法为心理描写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指出这篇文章反映桑娜的心理活动的主要词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第九至第十一自然段,学生集体讨论这篇课文第九至第十一自然段刻画出桑娜什么心理活动;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在第九自然段不按顺序叙述桑娜心理活动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总结作者采用哪些写作技巧刻画出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提示:第九至第十一自然段刻画了桑娜“忐忑不安”心理活动,第九自然段不按顺序叙述桑娜心理活动的原因是形象地反映出桑娜当时思绪混乱和不安情绪,第九至第十一自然段采用了标点符号等技巧反映出桑娜“忐忑不安”心理活动。)第四板块:迁移训练,模拟运用心理描写方法技巧。在第七自然段中,学生独立完成桑娜看到寡妇西蒙死后惨状后,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用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技巧描写出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第五板块:课外习作。要求学生课外用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技巧写出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忐忑不安”事情来。

  参考文献

  [1]刘健,王桂英.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9).

  [2]田润清.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0,(09).

  作者:胡曾保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xuelw/22371.html


    上一篇:食品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下一篇:青少年公益视频创作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