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青少年公益视频创作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1-20   |  所属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目前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媒体,但是针对青少年而专门制作的视频、图片等内容还是太少,现阶段的网络发展的迅猛态势给予了新媒体作品一定的发展空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为青少年公益视频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实践,对青少年公益视频的创作实践进行讨论,旨在帮助大家对青少年公益视频创作产生新的理解和看法,推动青少年公益视频的创作。

青少年公益视频创作与实践

  关键词:青少年;公益视频;创作;实践

  所谓公益视频,就是那些能够传递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氛围的视频。青少年公益视频的范围更加明确,特指能够对青少年起到积极作用的视频,通过在视频中融入视听元素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心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青少年公益视频创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笔者也在学校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本文正是通过实践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推动青少年的公益视频创作,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引导创作,做学生思想的唤醒者

  对于青少年公益微视频的制作,教师无疑是公益视频内涵和主题的把控者,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有限,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做学生思想的唤醒者,唤醒学生内心的巨大潜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快速得到提升,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得到更的锻炼。比如众所周知的FAMILY(Fatherandmother,Iloveyou!)的经典公益广告,教师受到这个创意的启发,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意:如何用类似的方式解读中国梦(CHINADREAM)呢?教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通过翻阅词典,如愿以偿地找到了想要的答案:CivilizationDream,HarmonyDream,ImprovementDream,NoveltyDreamandAbundanceDreamconsistofCHINADREAM!(文明梦、和谐梦、发展梦、创新梦、富裕梦构筑中国梦)。随后。在班会课上,教师将这个主意和同学们进行分享,学生就会对班会上即将进行的内容和主题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这里,教师的想法就很好地帮助学生明确了思考的方向,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可能无法深刻地解读什么是中国梦,就算是翻阅资料,也会因为知识和眼界的原因有所局限,不利于学生的创作,而教师自己先进行思考,提出了明确的主题后,学生接受起来就变得容易了很多,这便相当于对学生进行了非常好的引导。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创作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提高,也是帮助学生了解比自己认知更加深刻内容的捷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同时进行了思想的碰撞,这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但是在教师引导创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于学生的思想进行一个把关,看到学生提出不恰当的建议时应该及时提出并帮助学生纠正过来,把握好思想上的“度”,帮助学生摆正思想,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进行创作思考。

  二、学生头脑风暴,进行微视频班会实践

  微班会是优化班级管理、提高学生思想高度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开展微班会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微视频。帮助学生头脑风暴,制作创意微视频班会,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应该从网上选取视频播放给学生看,选取视频时应该结合班级内的问题来进行,主题尽量突出明确,并且要让学生从中受益[1]。比如在开学后的一个月里,学生普遍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班级平均成绩不升反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行网上下载了一段其他学校学生努力学习的视频播放给大家看,放完视频,学生们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很快的,班级之内的学习风气又浓厚了起来,由此可见,微班会的作用的确是十分快捷的。第二个阶段应该让学生根据班会的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制作合适的微视频来进行班会,比如针对上文所提到的中国梦(CHINADREAM)的主题,学生们就提出了制作手绘动漫版《中国梦》的方案,并且提出了用扶老人过马路、机动车慢速礼让的场景表达文明;用多民族团结签收的场景表达和谐;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场景表达发展;用农村繁荣兴旺的场景表达富裕等,学生们对这个创意进行了充分的头脑风暴,提出了自己的简介见解,教师在尊重学生见解的前提下,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有时候甚至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微视频的制作。通过几年来的微视频创作主题班会的尝试,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学生对这样的微视频班会非常期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微视频的制作而拉近了很多,关系越来越融洽,学生通过在课堂上根据班会主题进行头脑风暴的环节,切实地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提高。

  三、给予学生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给予学生平台将自己的思想展示出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校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有学生就提出学校的定制图片不够美观,并且提出了更好的建议,这个时候不应该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而应该将其想法在班会上进行讨论,给予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和平台。经过几次班会的激烈讨论,最终把12种花的花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联系在了一起,如:牡丹的花语是“金玉花开,富贵堂皇”,就可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结合起来;荷花的花语是“碧天莲叶,荷香悠远”,就可以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结合起来……在学生积极的推动下,把这个创意制作成了一套《花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美挂历,现在这个创意又分别被学生用手绘动漫和飞碟说两种形式来展示出来,深受大家的喜爱[2]。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针对现阶段家长由于工作繁忙而缺少与孩子的共处时间的问题,创作了名为《留守心灵》的微电影,呼吁家长多多重视孩子的成长,不要让明明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要让他们的心灵留下遗憾和创伤;学生结合时事和新闻,还有近期的校园热点话题,还创作了《创——创意需践行,创客你也行》《成长有迷惘,青春莫迷网!》《孝缘志愿者——力所能及,人人可及》三部公益广告,完成度都非常高,目前还有其他的作品也在构思之中,学生们通过前几次的实践,对于创作公益视频有着非常高的热情,而且每个人都在实践能力上得到了提高。只有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大家,而通过大家的集体实践,学生们还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发展校园影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所谓校园影视,实际上可以划分为很多的板块,包括微电影、新闻、校园电视台以及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校园影视最重要的作用便是记录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这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学校的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倡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背景,以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方式参与创作的全过程,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还能够通过镜头,反映出学眼中最真实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直至目前,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的微电影和公益广告的创作实践已经比较充分,有些作品甚至还在比赛中获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作了校园微电影《十八岁的“网”事》,这部微电影在第十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中取得了二等奖,随后,学生创意升级,又根据这部微电影的素材重新剪辑,精心制作出了名为《成长有迷惘,青春别迷“网”》的公益广告,也获得了第四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奖赛中获公益广告类三等奖,这不仅是在为学校争光,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体现。微视频的创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技能训练,包括剧本创作阶段学生对故事的构思、剧本的写作,在拍摄阶段学生们追求完美的精神,后期剪辑时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等,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校园影视逐渐成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校园艺术形式,开展校园影视的创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正面的舆论引导和教师们的思想指引,形成了校园文化的积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综上所述,青少年公益视频的发展,要教师作为引导,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同学们进行互动,给予学生头脑风暴的机会,进行微视频的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公益视频可以说是最贴近学生群体真实想法的,做出来的东西也更适合青少年群体观看。优秀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平台进行播放或者参加比赛,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而且通过青少年公益视频,我们还应该看到校园影视发展的前景。校园影视不仅包括着青少年公益视频,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内容,将校园影视运用到位,就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红兵,付延明.校园影视与学科整合育人模式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4,(5):5-7.

  [2]倪宁,雷蕾.基于互联网的公益广告公众参与研究——以优酷网"扬正气,促和谐"公益广告视频单元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3,(4):76-86.

  作者:马勇 靳静 刘日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xuelw/22378.html


    上一篇:怎样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下一篇:入学教育思考生命科学类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