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  所属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教 育 信 息 化 是 伴 随 着 信 息 与 通 讯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教 育 实 践 的 深 化 发 展 以 及 信 息 与 通 讯 技 术在 教 育 领域 中 的 渗透 与 应 用,而 逐 渐 受到 世 界 各国 广 泛 关注 的 全 球性 热 点 问题 之 一。 在过 去 的 几十 年 间,世 界 上 许 多 地 区、国 家 以 及 国 际 组 织 都 纷 纷 制 定 了 各 自 的 教 育 信 息 化 宏 观 政 策 与 战 略 ,并 积 极 推 动 这 些宏 观 政策 与 战 略的 落 实 与实 施。 通 过系 统 分 析教 育 信 息化 的 内 涵与 外 延,对我 国 教 育信 息 化 事业 的 发 展进 行 简 要 的 回 顾 和 对“教 育 信 息 化 宏 观 政 策 与 战 略 研 究 ”系 列 文 章 的 目 的 、研 究 对 象 、研 究 方 法 与 过 程 进 行 介 绍, 进 而 深 入分 析 了 此 项 研 究 对 于 推 进 我 国 教 育 信 息 化 与 学 习 型 社 会 的 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工 作 的 重 要 意 义 与 价 值。
 

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信息化构成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 的渗透,促使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日趋鲜明, 教育信息化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持续发展和 变革的必由之路。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职业 技术教育,从学校教育到企业职场学习,教育信息化 实践成为在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政府部门、各级各 类学校和所 有关心教育 事业的人士 共 同 关 注 的 话 题。 作为跨世纪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教 育信息化不断被世界各国纳入到了新一轮的教育改 革之中。

  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信息化促 进教学变革”行动计划、欧盟的“尤里卡计划”、韩国 的“虚拟大学”、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 育网计划、新加坡的“智慧岛”计划等。 为了在教育信息化这一国际浪潮中争取优先地 位, 并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 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中央政府和教育行 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 教育部 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 相关企业都积极推行了形式多样的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队伍建设与 发展、 教学与学习模式的创新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 的深层次应用等方面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 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结 合中国教育信息化过去三十年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理性省思和系统审视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 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 对于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发 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系列文 章①旨在立足我国教育信息化实际,在深入剖析教育 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和借鉴教 育信息化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机构教育 信息化宏观政策, 总结和反思国际教育信息化进程 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发展趋势, 着力探讨与构建教育 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框架, 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 如果对于一个事物究竟是什么、 具有哪些特征 都无法达成统一共识,那么,基于此的实践与应用的子系统是什么? 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涉及哪些领 域?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能否正确地回答这 个问题, 不仅仅涉及到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是 否全面、深入,更关乎我们所有的实践、评估是否能 够科学、有效地展开。 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外延 的论证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课题。 尽管有关教育信息化报道随处可见, 但关于教 育信息化本质、 内涵与外延的论述, 在国内并不多 见,其中有说服力的观点则更为罕见。 在论及教育信 息化要素的时候, 比较普遍且通俗简明的一个说法 是“路”、“车”、“货”、“人”。 其中“路”指的是教育信息 化中的基础设施,如,计算机、机房、网络等;“车”指 各种平台系统;“货” 指为了促进教学而设计开发的 各类教学资源;“人”指的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人,包 括教师、学生、其他教育工作者。

  有了路,车才能够行 走,车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运货,而货的最终价值是为 了服务于人。 从这个角度看,“路”、“车”、“货”、“人” 的教育信息化要素说, 似乎能够很好地解释教育信 息化的要素及其发展路线。 事实上,我国教育信息化 的发展路径也确实大体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历程。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 我国学者对于教育信息 化的构成要素也开展了一定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张 建伟从环境与实施两个层面, 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 构成要素,认为教育信息化包含执行层、动力层。 其 中执行层包括教育实践、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与 服务、人件、规划管理。 教育信息化的动力层(制约 层)包括思想观念、投资、体制、文化[7]。 杨晓宏则从物、人、应用、保障四个维度提出了 教育信息化包含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应 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 和标准。 其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 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 而信息化 人才、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保 障[8]。 虽然张建伟与杨晓宏二人对教育信息化构成要 素的分析角度不同, 但他们都认为教育信息化构成 要素包含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 的应用、政策的保障。 二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管理、 文化、法规和标准三个要素。 随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不断深化, 人们对于教 育信息化构成要素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 2012 年 3 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xuelw/22553.html


    上一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化学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应急性教育项目安装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