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1-09-27   |  所属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有多种,需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同时克服英语口语输出障碍,实现教师英语教学质量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的目标。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影响因素;策略

  当前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并不显著,教师应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口语教学的规律,总结出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模式。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目标[1]。87%的学生认为心理因素是影响他们口语水平的重要因素[2]。生理性反射、心理性反应和环境性刺激是导致外语学习焦虑的原因[3]。口语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运用英语和他人沟通的能力[4],能否运用流利的外语与外界交流成为考察工作能力的必要指标,高分低能与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5]。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评定与研究设计

  (一)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相关学术理论

  口语流利性是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英语学习中,流利性通常表示学习者自由并快捷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口语准确性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口语的复杂性代表语言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可以归类成词汇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应从英语口语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三个方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评测,探析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及对应的策略。

  (二)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某高校2018级三个非英语专业班级的120名学生,按照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后发现超过60%的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较弱,测试时他们会产生明显停顿,尤其是进行口语交流时有明显的踌躇状态;有近70%的学生口语表达较为符合目标语言的产出,拥有较高的口语准确性;通过近距离的交流访谈能感受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看法与观点,总结出更合适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深层次地探讨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

  二、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短暂浅薄的学习目标。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是应付过级考试和期末考试,没有明确长远的学习目标,因此也没有强烈的表达和交流愿望,口语水平自然也不会得到提高。2.薄弱虚浮的知识基础。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对来说没有过多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口语能力自然较弱。在以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很少,尽管大多数学生已经顺利进入了大学,但他们的语调、词汇、发音等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这将导致口语表达上的困难。3.消极负面的心理因素。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比较消极的心理。口语课堂上,学生因害怕出错就更不敢说,而这种焦虑心理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4.淡薄匮乏的学习兴趣。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已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的一门“副科”。大多数学生英语口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上课时被动地听,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口语课很难有效开展。

  (二)外在因素

  1.传统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即教师课上分析文本的重难点,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做适当的笔记,这使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口语操练,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在校生的英语口语要求。2.应试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模式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口语思维的灵活拓展,课堂气氛凝重、英语课时短都间接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表达,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大大降低。3.缺乏语言学习环境。非英语专业学生平时很少有练习口语的机会,除了课堂上有部分口语交际,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其他知识,口语练习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久而久之英语口语能力变得薄弱,缺乏师生间思想上、信息上和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4.教材种类较少、优秀教师缺乏。英语口语教材种类稀少、教材内容单一,限制了课堂的统一组织和发展,也在客观上使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具有良好语言知识、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和快速应变能力的英语教师也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外在因素。

  三、克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输出障碍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师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频度、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并加以强化,尽可能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开展多角度、多频度、反复训练英语口语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英语口语思维习惯,沉浸于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情境中,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与口语水平。2.注重文化教学,实现听说结合。在口语教学中应当注重拓展中外文化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拥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底蕴,对比中外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这样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听与说的结合。3.消除学生的被动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以缓和学生不安、焦虑等被动情绪,增强学生的信心,“敢说”才能“愿说”“乐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因为喜欢而学习,改变他们单纯应对考试的学习动机。4.线上线下教学相辅相成。英语口语的学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已有的课堂学时外,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口语教学,如每个班级分别建立微信或QQ群,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口语交际,开展每日一句口语精炼或英语朗读打卡等线上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相应的口语朗读测试供学生浏览练习,线上评分并写出相应的评语,进而加强学生听说训练,以辅助传统的线上教学。

  (二)学生方面

  1.改变传统观念。非英语专业学生不能抱着仅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态度去学习英语,应清楚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英语口语的主体,如果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英语知识,其英语水平很难取得进步,除了在课堂上对所学的口语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外,课后还应花时间反复练习、思考,同时还需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强大的信心。2.加强英语口语的常规练习。口语常规练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外需要巩固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口语底蕴,就不能在实际口语交流中做到得心应手。学生可通过泛听泛读来了解更多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听原声模仿地道的口语发音以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四、结语

  英语口语的流利性、准确性与复杂性的培养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教师需要总结口语教学规律,改变传统观念,将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并注重文化教学,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口语的信心,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相辅相成。学生需要培养学习口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树立良好的目标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史玉娟.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现状及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83.

  [2]宋金花.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水平的因素探究[J].海外英语,2018(10):89-90.

  [3]李炯英.外语学习焦虑的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46-51.

  [4]张娟娟.论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95-96.

  [5]邱毅敏,黄爱民.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78-179.

  作者:吴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xuelw/23611.html


    上一篇:商务英语热现象成因及启示
    下一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