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机电工程论文机电设计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4)

发布时间:2015-12-07   |  所属分类:机电一体化: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1.2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得知,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一次性等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该企业的情况是我国建筑企业常出现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并且面临着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所以需要通过恰当的分析和正确的预测来规避风险,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减少或避免风险的发生对建筑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加强风险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

3.2.1 编制公司的内部控制目标

(1)保障公司整体安全、资产安全,确保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得以实现。(2)保证信息的质量及报告的可靠性,确保内部沟通的有效性。(3)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4)完成公司的经营指标,提高工作效率。(5)通过内部控制以确保实现公司战略规划目标。

3.2.2 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措施

(1)建立岗位授权制度。首先明确“岗位分离”制度,其次对内控各关键岗位确定授权的条件、对象、额度和范围等,任何部门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该授权,杜绝因越权而做出风险性决定的行为发生;(2)建立内控批准和责任制度。按照权责相统一的原则,对内控所涉及的重大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范围、额度和条件、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领导、部门及其相应责任和奖惩制度;(3)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制度。说到内控总是离不开审计部门,所谓审计检查制度即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标准和流程,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时间、对象、标准和方式及审计检查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等;(4)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对重大风险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平时对重大风险须保持长期有效的监测,发现后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快速策划出台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调整控制措施;(5)建立健全的企业法务工作制度。重视企业法制建设,形成由企业高层领导、企业法务部门主控、企业常年律师提供法律保障、全院职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对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及时上报,注重归纳、总结,形成案件备案管理制度。(6)建立与总承包相配套的一些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总承包项目各类合同范本使用办法》、《总承包项目合同签订对象的资信审查制度》、《总承包项目文件档案管理制度》、《总承包项目工期预警汇报制度》、《总承包项目分级授权管理规定》、《总承包项目来往重要文件签发规定》等等。   3.3 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3.3.1 组织架构建设

单独设立风险管理部,由院长直接领导,主管公司所有与风险相关的事务,其主要职责是:(1)提出设计院各类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及时沟通协调;(2)强化风险管理的执行;(3)检查监督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4)向院长报告风险实际情况;(5)参与指导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6)组织与参与设计院的风险评估及体系的持续改进;(7)组织风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

风险管理部门应熟悉我院各部门、各具体项目的工作流程,在风险管理手册中将各项工作环节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逐一记录下来。并且该部门还应结合事前、事中不定期检查的方式,了解项目团队、各部门对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

3.3.2 制定风险管理目标

当前公司风险管理目标应趋向更高层次的战略控制目标,风险管理的重点由传统的关注业务执行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向关注业务执行效率、效果以及风险控制转变,这一转变过程是将科学的目标体系转变成易于理解、执行的科学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即要求各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清晰、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提高风险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8]

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应对方式包括减少风险、分担风险、规避风险甚至接受风险等等。作为项目的设计和总包单位,我们公司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全局出发,着眼整体,宏观地分析风险的影响,评估风险后果,以公司核心价值最大化为原则来选择应对策略,而选择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成本效益比的精确测算。通过科学测算、评估,做出适当的反应。例如:对于风险成本过高,有可能危及公司整体或核心利益的风险,即使可能带来高收益,也应主动回避。对于成本效益比在合理区间的风险,则应综合运用各类管理措施和保险方法,尽可能地控制、降低、分散风险,将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限度和可控范围内,以达到收益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另外,对于风险不大的低概率业务,选择风险承受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

3.3.3 企业文化培养

风险管理文化是指在企业特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环境下,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通过员工行为表现而展示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企业风险文化反映企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效力,以及反映了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素质和道德责任底线。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是现代化企业当今所追求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风险管理只有到达了能够从一种文化的高度予以保障时,方可称之达到了一种最佳、最理想和最主动境界。建立企业风险文化应考虑的要素有:风险意识,风险管理哲学和价值观,风险文化策略,组织的风险偏好,合规目标文化,岗位与责任,以风险管理绩效为基准的奖励与惩罚,应变敏感度,组织警觉性,风险沟通,风险报告,良好行为与活动的指引,道德操守,风险文化组织保障,快速学习,合作精神与协调工作,领导推动与全员参与,推广企业共同的风险语言。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文化建设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需要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发挥集体智慧和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取得风险管理系统文化塑造的显著成效。惟有如此,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才能提高自身实力,同国外优秀的建筑企业竞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dianyitihualw/16581.html


上一篇:化工类职称论文含毒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前的预处理
下一篇:电气设计论文高层办公建筑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