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机电设备安装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发布时间:2017-09-25   |  所属分类:机电一体化: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机电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装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安装技术对设备日后的运转有着直接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机电设备安装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机电技术

  《机电技术》机电技术 期刊级别,该杂志目前是机电行业省级期刊,1977年创刊时是《水轮泵》,后经申请并得以批准,2003年期刊更名为《机电技术》,2010年发行周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成为行业技术交流的平台。

  随着机电设备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不断加大,其安装工作的好坏将对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其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上和施工的工期上,更表现在对施工项目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上。本文就机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较容易产生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就此提出几点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增长的形势下,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仅需要依靠完善的施工技术、严格的施工管理,更需要有大型的机械设备的辅助。然而,机械设备能否较好的满足工程施工建设的需要的关键,在于机电设备的安全是否合理。随着机电设备安装工作的不断发展,其在安装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设备安装的实效性,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机电设备的安装是项十分繁琐的工作,其涉及的面比较广,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的管理。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良好的组织与协调是做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关键,与此同时,还需要处理好交叉管理的部分,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工作。加强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管理工作对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现存问题

  操作流程的不规范会造成安全事故。关于变配电所在位置选择上的问题,相关的设计规范均明确提出应该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这是保障其可用性及维修性的基本的要求。例如,某高层住楼的地下变配电所和发电机房,其运输的通路被冷水机组与地下水箱阻挡,导致施工安装的顺序就只能先将配电、变电设备与发电组安装好,再进行地下水箱与冷水机组的安装,而这样的做法完全考虑不到试运行之后发变电设备的检修、更换方面的运输问题。

  设计深度的不足,很可能造成设备可用性低。自我国改革开改以来,电工产品的市场发展格外迅猛,国内外各个型号、不同规格的产品种类繁多,国家无法统一电气设备与材料的行业标准。出于这个原因,在前期设计时就标明各种设备材料的规格与型号参数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这种清晰的注释可以作为业主或者施工单位进行设备采购的重要根据。

  最近几年,在常见的电气设计图纸与文件中通常都习惯只在系统图的设备符号旁标进行注释,简单举例如该设备的型号、厂家产品编号等信息,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设备订货者感到无所适从,经常造成错误。如某项目电气照明的设计,设计者在系统图中断路器的符号附近简单的标注了“B079Z30安”,设备表中也是这样注释的,却没有注明期间的详细参数或者名称,相关工作人员将这个注释理解为“30安”的普通断路器,导致无法找到这个编号的对应产品,只好采购其他厂家生产的断路器。在后期的设备材料的报验工作中,经监理人员查对,“B079Z”是华强某公司生产的电磁式的漏电断路器系列中某种产品的具体编号,这种产品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40毫安,额定电流为30安。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设计文件中的回路是需要设置漏电保护的,而施工单位因设计中的标注不清引起了无效的订购,只好重新采购断路器,进行更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各部门之间若缺乏协调配合,会导致施工错误。

  在防雷避雷工作中,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建筑物中的结构钢筋来做引下线、防雷接闪器、等电位与接地端的联结装置,按照相关规定,电气施工图纸与文件中需要准确标出联接点与预埋件,详细说明技术措施(例如具体的焊接要求)与敷设方式。实际上,我国当前的大部分施工文件或图纸中,只有在电气图中才会加入防雷接地的相关信息,同时,标注的说明则非常简略,通常在土建施工图中是没有无任何相关的标注或者说明的。这样的情况给工程监理的工作和具体的施工过程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就比较容易出现因为工种、工序的配合失当造成的施工错漏等问题。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接地钢筋的网间连接点出现漏焊、错焊,以及作为外引接地的检测点、联结点预的埋件漏设。特别是建筑物的结构转换层中,柱内、墙内的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的错焊、错接等情况,格外容易出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dianyitihualw/18604.html


上一篇: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下一篇:旁压试验在软土勘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