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2)
2.3发生管线损坏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
1)事故发生时,要及时保护事故现场;通知管道维修单位到现场抢修;疏散围观的群众,必要时应提请交警封闭过往交通,特别是煤气泄露应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
2)及时向单位领导、业主汇报事故及事件的进展情况,以取得单位领导和业主单位的支持帮助。
3)写出事故汇报材料,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后果,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情况,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今后采取的加强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等。
3对地下管线保护工作的建议
1)市政建设主管部门在确定城市道路建设周期时,要保证合理工期,否则施工单位会为了抢工期而忽略对既有管线的保护问题。对地下管线的调查工作,应多方面、多渠道的收集有关地下管线的资料。在道路施工时,应责成有关人员及时、准确地提供管线位置,派专人负责联系落实,并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通过制度规范各方的行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地下管线在道路改造施工时被破坏,有施工单位的原因,也有因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高程不符合规范,因此,出了问题不能只是处罚道路施工单位,对原管线的施工单位、专业管线的产权单位也要有相应的制约,也需要进行规范,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3)施工单位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总是局限于原有的工作方式。对地下管线的勘测要采用科学的手段,运用现代测绘技术,针对工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努力寻求一些费用相对不高,勘测相对准确的方法、仪器。目前,管线探测技术已逐步成熟,可有效地探测各种地下管线,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管线的准确位置和埋设深度等数据。
4)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新建地下管线覆土前,应通过实测获得准确的管线竣工测量图,各专业管线单位应对已有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和补充测绘,并及时更新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
5)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主干道时,对符合技术安全标准和相关条件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应当优先采用\"共同沟\"技术。条件允许时,推行地下管线集约化建设与管理,由政府委托的建设单位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参考文献:
[1]尚应奇.浅谈市政建设中的地下管线保护[J].四川建筑,2004.24.
[2]朱蕴辉.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损坏原因及控制措施[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0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