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融资决策论文关于大学生创业融资新渠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28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融资决策论文探讨了关于大学生创业融资新渠道的研究,大学生创业已经不罕见,很多大学生走出校门,自力更生,也得到了很大的成功,论文就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几种融资渠道的利弊,完善大学生创业企业信用再担保机制,更好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
 

融资决策论文

  关键词:融资决策论文,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风险投资

  大学生创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之一,其良好发展既有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对大学生群体的个体发展形成良好的激励引导,又能够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向创新型国家转变提供强大推力。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最大障碍是资金不足,在创业融资中,大学生融资的渠道又有限,因此本文研究大学生创业融资新渠道的问题,为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提供新的思路。

  1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已有渠道

  1.1政策基金

  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一般都是免费的,降低或免除了筹资成本。但申请创业基金有严格的申报要求;同时,政府每年的投入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

  1.2亲情融资

  个人筹集创业启动资金最常见、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亲友借钱,它属于负债筹资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给亲友带来资金风险,甚至是资金损失,如果创业失败就会影响双方感情。

  1.3合伙融资

  即直接吸收单位或个人投资、合伙创业的一种筹资途径和方法。合伙投资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但老板多了就很容易产生意见分歧,降低办事效率,也有可能因为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而产生合伙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合伙基础的稳定。

  1.4风险投资

  一般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风险投资家即关心创业者手中的技术,也关注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创业者本人,所以一般的企业很难融到这笔资金。

  1.5金融机构贷款

  金融机构的贷款一般是需要企业有稳定的经营业绩,有相关的资产抵押的,这对于初创企业是很难融到这部分资金的。

  2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新渠道的研究

  2.1强化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制度需求

  通过配套性制度的调整,以充分激励人力资本的投资,改进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进而提升大学生群体中创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及其增长速度;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推进相关的产权界定,并从政策制度和立法层面着手,扩大交易契约签订权利的选择范围,积极创新金融交易的契约形式,以提升以创业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创业活动的交易费用。

  2.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2.2.1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改革的现实约束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规模大多数都偏小,因此,只有发展相应的中小银行,才是解决上述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最有效途径。

  2.2.2创新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信贷组织机构和治理结构

  要解决大学生创业企业资金需求与大中银行融资服务条件要求高的矛盾,就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基础。即:

  (1)设立大学生创业企业贷款专营机构

  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并不断完善其治理结构是对大中银行的组织结构创新。

  (2)大学生创业企业贷款专营机构治理结构创新

  为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就需要银行针对贷款专营机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他们在资信调研、风险评估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加大政府行政干预和扶持力度

  应加大各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指标,不断完善相应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3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层级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大学生创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这个服务体系中,重点需要有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市场反应比较灵敏的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支撑。在支持性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放宽中小银行的准入制度,同时放宽对其贷款的限制;改革现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强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创新;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条件。

  3.1引入民间资本,对现在的地方中小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革和多元化产权改革。

  3.2加快发展股份制银行

  3.3加强中小银行网络建设,鼓励中小银行发挥固有优势

  3.4我国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而专门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但是要实现其初衷就必须促使这些专营机构展开信贷业务的创新。重点应进行信贷技术和抵押方式方面的创新。

  3.5体制外民间金融、其他基层的金融组织如小额贷款公司、企业投融资公司等发挥其地域优势,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6749.html


上一篇: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人造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一篇:中级经济师论文从经济均衡角度分析我国小产权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