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构
供应链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专门为中小企业而量身定做。它通过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从而融入供应链的管理机制,向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以缓解中小企业目前面对的融资困境。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的构建和分析,论述了供应链模式下的合作长期维持的条件,即企业需要建立长期稳定并有效的运作激励机制和强化效益模式。其中成功实施供应链融资的保障机制即是供应链的稳定。
《金融与经济》杂志坚持"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普及和宣传经济金融知识。先后荣获"华东地区最佳期刊","中国人民银行优秀期刊"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再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 供应链融资的提出
虽然有关各方都认识到目前中小企业在整个信贷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其本身信用的缺失,但仍然只是试图通过改变金融业的内部机制来改变这种不利状况。但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因此便也无力从实际上改变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这种不利状况。即使有理论试图从完善企业内部机制方面着手以期望弥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信用缺失所带来的问题,也忽略了他们可以利用与其他企业所存在的关联性以及其他企业对于银行的信息优势来填补自身存在的信用缺位,改善当前不利状况的可能性。协作体系结构中的中小企业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核心企业在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优势,就能通过将这部分优势向自身延伸,从而提升其信用水平,改善自身信用状况,以获取更多的融资。供应链融资即指通过以上的思路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处境,扩展其融资渠道的方式。
2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构建
2.1 供应链融资主体
不同行业不同个体的企业规模所代表的各自不同的技术水平、信用水平、销售理念和组织结构即是他们之间规模存在差异的经济实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软条件、硬条件以及本身组织机构乃至于营销理念,不仅仅是他们长期实践和检讨的经验结果,也是当前社会生产资源占有增加可能性生成的前提。而这种可能性实现的关键在于原始积累和对于已有资源调度经营的能力。故此,企业对资金的调度经营能力直接影响该企业规模及生产经营能力。因此,界定供应链融资模式中融资对象的基本概念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了。
2.2 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概念
供应链融资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利用供应链结构中所具有的整体性联系和优势以及供应链联盟中核心企业所具有的信用水平,以联盟中节点企业互相之间的交易产生未来确定的现金作为直接的还款来源,再配合商业银行针对供应链制定的贷款方案,如短期金融产品组合封闭式贷款将资金提供给该供应链机构中具有融资需要的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授信额度则在封闭式贷款操作所能够容纳进行的贷款额度内。
2.3 供应链融资运行模式
供应链将特定的产品生产工序分解到由一个核心企业和若干个节点企业来分工合作完成的程度,作为供应链联盟中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核心企业需要联盟中运行状况相对良好的节点企业提供相对高质量、及时的原材料或者零件用以配合它作为核心的产品生产系统。出于其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不仅关注其自身的财务经济状况和应收应付账款的周期状况,会更多地关注供应链中上游供应商流动资金和财务的状况,因为其合作伙伴的资金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其作为核心企业的成功与否,也直接或者间接决定了供应链中各企业能否在这种供应链中从竞争走向竞合,并达到共赢的目的。
2.4 供应链融资效益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个体,无论是银行还是供应链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都是以自身的盈利为其经济行为的根本出发点的。要对这三者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效益进行分析,考虑其中的可行性。
2.4.1 银行效益分析
(1)供应链融资缓解了银行经营的困境。从整个国内的大环境来说,改革开放使很多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以寻找商机,他们相较于国内金融业而言具有服务好,实力强,资金雄厚,业务形式多样等特点。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挑战,而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以信贷利息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
(2)供应链融资提升了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益。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联盟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是依靠核心企业的信誉和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在长期交易总掌握的信息。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获得核心企业认可就是凭借企业之间交易形成的信任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使核心企业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地融资帮助。由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得银行只需通过核心企业就将贷款提供给其他有融资需求的众多节点企业,同之前单一的企业类型的商业贷款来说,供应链融资模式具有贷款规模效应。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84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