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历程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04-09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文章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其发展史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引入量化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史进行了验证与解释,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文献整理的方法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期丰富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与量化史学的相关理论。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历程与展望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量化史学;统计史

  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系统性展示社会经济面貌的工程,它系统地测定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各种重要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这些指标并非孤立的,在国民经济核算这个系统下它们是一个整体,用以综合描述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在现代社会,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是绝大多数国家每年的必要工作,它不仅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数据用以反映社会的发展,而且越来越统一的国际标准还使得国家和地区间进行可量化的经济比较成为可能,从而可以了解在社会发展中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这样就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加准确地把握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加深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解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升核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整个体系的效率和完善性。

  本文将从量化史学的角度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期丰富国民经济核算的相关理论,研究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规律及发展方向。从史学角度研究事物,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事物的起源、发展、转折等情况以及导致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契机,而量化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研究中规避不必要的主观风险,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知兴替。同样,对国民经济核算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获得宝贵的经验,更加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运用必然的规律把握偶然的机会,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庞多,且对国家统计工作水平和支持力度要求较高,直到20世纪才有国家和组织建立较为完善的相关体系。而我国由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以及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并未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上做出首要贡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才将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事业提上日程,自此开始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相关工作。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工作也迎来了新的转变。本文将从史学角度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1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1.1 发展历程

  国家统计局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于 1952 年成立的,随后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工农业总产值调查并进行核算,此即为我国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意义的核算的雏形。之后,以工农业总产值核算为基础,国家统计局进行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核算,将核算范围扩大到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实现了社会总产值的全面核算。不过,这些都只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上进行的初步工作和探索,还未具有较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1954年到1956年,国家统计局借鉴苏联的国民收入统计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进行了核算,逐步形成了我国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Balance/MPS)。至此,我国有了一个较为完整并得到国际认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兴行业的出现,使得仅对生产部门进行核算的MPS系统提供的数据质量不足以满足经济计划和管理的需求。

  为保证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者们将视线转向了西方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1984 年,我国开始了这一新体系的研究和初步建设工作。此阶段为MPS与 SNA 两体系共同存在、两体系交接过渡的阶段。1993年,我国取消了MPS的国民收入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正式进入SNA体系的发展阶段[1]。此后一直使用该体系至今,不过随着统计自身的发展和国际标准的变化,在该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待持续的改进和完善。图1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脉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21457.html


    上一篇:经济社会学如何审视大数据
    下一篇:全过程造价咨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