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15对神经外科患者人工气道的高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2015-03-02   |  所属分类:精神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研究了神经外科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方法。对73例神经外科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系统化人工气道管理。设立气道管理小组,进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气管套管护理、感染控制、营养支持、健康教育。73例患者中三例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未实施堵管,1例切开局部出血,5例他科带入耐药菌者现痰培养显示耐药菌培养转阴。其他患者加强护理后均顺利拔管,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系统化人工气道管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节约社会资源、增强护士职业自信并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15,人工气道,小组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一般由交通事故、跌落伤等引起,病情危急、发展快、变化快,随时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气管切开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排出分泌物,保持机体氧供,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做好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管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2009年4月,我科成立了人工气道护理小组,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人工气道进行系统化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入住我科的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73例,其中男68例,女5例,年龄28-69岁,平均(54.1±9.7)岁,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3-11分,均无呼吸系统基础疾病。

  2 人工气道的系统化管理

  2.1 成立气道护理小组

  2.1.1 小组人员分布情况

  我院从2006年对护士实施分层使用、按级上岗。科室实现三级管理制度,即护士长-护理组长-专科护士、全科护士、轮转护士。对护士进行综合考核,选取符合标准的护士担任神经外科护理组长(基本要求为大专以上学历,护师职称,专科工作3年以上),气道护理组分为3小组,护士长担任气道护理总组长,三位护理组长担任小组长,每组各有一名专科护士、及其他层次护士。以保证应用小组模式24小时给予相同质量气道护理。

  2.1.2 培训及考核

  护理部设导管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及科主任担任理论授课,理论包括: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呼吸道的管理。共8学时。操作培训包括:紧急气道开放术、呼吸气囊应用、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局部换药、更换金属内套管、气囊测压法、叩背法等。培训结束进行考核。三组12名护士均通过考核。

  2.1.3 工作职责

  气道护理小组护士的职责如下:①每日评估患者人工气道情况和全身情况;②和床位医生共同探讨患者气道管理方案;③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气道护理方案;④制定落实功能锻炼方案,解决患者需求;⑤制定并完善气道护理操作流程:如气囊测压流程、气切换药护理流程等。⑥带教护生气道护理知识。

  2.2 人工气道管理

  2.2.1 呼吸道的护理

  2.2.1.1 气道评估

  应用自行设计的表格,每班评估气道情况。

  内容包括气道情况及全身情况。气道评估内容有:气管切开局部情况、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气管切开时间、气切套管气囊压力、痰液性质、量、湿化液的量、呛咳反应、患者自主咳嗽咳痰情况。全身情况重点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体液情况、有无并发症、痰液培养情况等。本组一例切管切开局部出血患者,经气道护理小组护士在中班评估发现局部出血,立即与值班医生及时局部缝合,加强局部观察,及时换药,患者愈合出院。

  2.2.1.2 持续气道湿化 持续主动湿化,应用氧气驱动喷射雾化吸入器向气管套管处持续湿化[1]。将喷射雾化器通过T型接头与氧气管道及气管套管连接,在雾化器内加无菌生理盐水持续雾化,每次加水量约为10ml,根据病人痰液性质及量、体液情况调节氧气流量,一般选择氧气流量为4L/min,湿化量可达每小时6ml,痰液为Ⅲ度时,湿化氧流量调整至6~8L/min,每小时湿化液体量8~12ml,可增加沐舒坦15mg雾化吸入q8h。此方法不受体位影响,患者耐受性好。

  2.2.1.3 定时叩背、吸痰 由气道护理小组成员负责翻身、叩背q2h。根据评估随时给予吸痰,指征为:①听到痰鸣音或哮鸣音;②气管套管可见分泌物;③呼吸困难及气道压力增加;④不明原因指脉氧指标下降。吸痰前先叩背,或应用叩背机叩背30minBID,吸痰时注意:①采用全程低负压,0.01-0.02MPa;②脉氧低患者可以不中断氧气雾化,从雾化器中孔吸痰;③避免吸痰前向套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可能将外部污染痰液、痰痂带入气道深部导致肺部感染。④吸痰时应旋转提拉吸痰管,预防局部吸力过大致气管黏膜损伤。

  2.2.2 气管套管管理

  2.2.2.1 套管固定方法 应用气管切开套件中附带的固定带固定套管,固定带应用魔术搭扣固定,方便调节松紧;不易卷边,柔软舒适;一次性套管每月更换套管一次,由医生更换,气切小组护士协助并记录。在气囊处做好导管标识。

  2.2.2.2 气管切口换药 气管切口处换药常规每日2次。应用复合碘棉签8根消毒切口处[2],无菌纱布采用“Ⅰ”字形,遵气切换药流程处理。采用“Ⅰ”字形纱布可减少套管柄摩擦皮肤的机会,从而减少感染几率[3]。同时可避免剪切纱布线头脱落而落入内套管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shenyixuelw/9186.html


上一篇:核心期刊网浅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期刊论文网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神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