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2)
防治措施: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采用多种应急措施。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4、烂桩头,烂边。
造成原因:烂桩头主要是由于砼塌落度过大,和孔底过量的沉淀混合物而形成,烂边主要是钢筋笼对中或钻机就位时发生局位,钢筋没有保护层,或保护层不够。
防止措施:为防止烂桩头的发生,要严格控制孔底沉淀厚度,另外再比设计桩顶超灌60~80cm砼,破桩头确保砼质量,同时要对钢筋笼下放时要进行精确对中。防止烂边的发生。
三、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施工环节多,工艺复杂,成桩质量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严重时会导致桩身承载力的明显降低,甚至造成重大质量事故。为了确保成桩质量和桩基工程的安全,必须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北京 JGJ94-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北京 JTG/TF50-20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3)《桩基工程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