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2)
土木工程的建材由国家相关机构专业研发,根据不同的地质状况和施工要求,选择相应的施工建材才能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三、建筑结构设计是运用科学战胜自然灾害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掌握了科学的地址数据,拥有高强度的施工建材,在海底可以开隧道;在天上可以建造太空站 ;在陆地可以在短暂的数月,以至数天之内可以让一座大楼拔地而起。这些工程建设依据的是精良的建筑结构设计。只要施工者认识到土木工程在抗灾减灾中的重要性,灾害的频率就会在精密的建筑设计中减到最小。在地质灾害中,地震能夺去人们生命的最关键一个环节是人被掩埋在建筑物下面。通过抗震设计的建筑物,就目前的科学水平完全可以达到抗灾减灾的目的。 人类最早的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就是原始部落依附山洞打造出来的供人类居住的山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土木工程作为一项专业学科走进人类的生活。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空间资源越来越显得缺乏,因此我国开始利用地下空间,以解决当前空间缺少和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土木工程正在开发地下工程的建设,这已成为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据统计已有大约20个城市有了地铁系统的规划,开始进行具体实施阶段,在进行地铁建设的同时,地下空间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在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向着综合化发展,主要是以地下综合体为主;为了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开发逐步向分层化和深层化发展;微型隧道工程也将加速发展;市政公用隧道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城市交通和城市间交通已经向着地下化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主要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冻结法及注浆法等,这些技术方法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这些地下空间开发经验对我国有很大的帮助[2]。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包括设计地震动及灾害性风荷载的作用机理,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体系及抗风抗震,在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中,有很多工程体现的是以柔克刚的抗震思想,如今,振动问题的发展方向是适应控制、智能控制、吸震减震技术等研究方向,在灾害结构相应控制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土木工程结构健康检测会进一步加强[1]。
四、总结
土木工程的发展影响我国基本建设的行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防灾减灾正在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工程防灾减灾要形成良好的意识观念,将工程防灾减灾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以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能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从严, 梁有峰, 吴庆. 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2005, 13(2).
[2]A. G. Davenpor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WindEngineering [C] //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sia andPacific Conference on Wind Engineering, Kyoto, Ja-pan, October 2001.
[3]防灾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防灾工程学科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R].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筑、环境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2005.
[4]A. D. Kiureghian. A Coherency Model for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s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2006, 25 (1): 99-111.
[5]江见鲸,徐志胜,李耀庄,等.防灾减灾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1.
[6] L. P. Ye, X. Z. Lu, J. F. Chen. Design proposal for debonding strengths of FRP strengthened RC beams in the Chinese design code [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end Behavior of FRP in Structures. 2005:45-54 .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1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