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与浅析(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机械: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② 施工控制措施(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控制在25度以内,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要求控制。可采取降低拌和水温度的办法(采用地下水或拌和水中加入冰屑等),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用地下水。(2)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3)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走,避免产生温度应力。(4)防止拌合物出现泌水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存在泌水应及时排除,并进行二次振捣。(5)有条件时,在混凝土表层适当地布设钢筋网片,以便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由于收缩产生的干裂。③设计控制措施(1)增设滑动层。为减小温度应力,防止裂缝,宜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底面设置滑动层。特别是当结构在坚实的基岩和老混凝土基层上时,外约束力很大,如在基础底面全部或部分设置滑动层,将使温度应力大为减小。(2)合理分块分缝。合理分块分缝,既可减小温度应力,又可以增加散热面,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块分缝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伸缩缝、施工缝或后浇带,多层和高层建筑需设置后浇带和沉降缝。(3)构造钢筋适当。钢筋对混凝土抗裂影响不大,但可以起到减少混凝土收缩,限制裂缝扩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适当配置抗拉的温度构造钢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且对后续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如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一般大体积混凝土多属于基础工程)。只要广大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提高认识,注意采取一定的工艺及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完全能得到保证的。目前,高层建筑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普遍掺入粉煤灰和外加剂,按照《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规定:\"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对于地下工程宜采用60d和90d;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宜为90d或180d\",如用90d或180d龄期的强度作为标准,可以适当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这样可以节约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减少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一方面可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根据经验数据,每10kg水泥约产生1℃的水化热,水化热降低了,保温和养护费用也随之减少。具体做法是: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麻袋,浇水湿润。待混凝土初凝后,在基础周围砌挡水,蓄水深10厘米,养护28天。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基础内埋设测温点20个,深度分别设在板中及距表面10厘米处,分别测量中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2厘米。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测温频率按持续28天考虑。

五、结语

本基础础底板工程采用的多种控制裂缝措施,经过时间证明是有效可行的,并对本人今后其它工程的施工有借鉴和参考作用。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热微膨胀水泥、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掺加减水剂、合理布置循环冷却水管及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工艺等措施,温度控制效果明显,节省混凝土直接成本及工期,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技术措施。而且还要有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为保证施工处于受控状态。浇筑时应建立由施工、监理、甲方等多方共同组成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机构。对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连续施工有很好的作用:后期的监测、养护最为关键。在时间、人员、材料、设备上一定要予以保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44.html


上一篇:大型LNG液化石油天然气接收站消防设计探讨
下一篇:三线长距离钢顶管并排顶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