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三线长距离钢顶管并排顶进施工(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机械: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4 加强管材验收、注重拼管、检测环节、采用\"鸳鸯\"剖口、保证焊接速度和质量

钢顶管对偏差可以说是\"零容忍\",纠偏难度非常大,由于钢管本身是焊接成整根一体的,偏差一旦存在,它的纠偏的过程实际上是迫使钢管弯曲的过程。而钢管焊接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顶管轴线的控制,因此我们从进场管材验收到管节拼装,从钢管焊接质量到焊缝检测,都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管道正式施焊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编写焊接作业指导书来指导施工。

本工程钢管由于成品钢管采用螺旋卷管,顶管顶进时应力沿螺旋焊缝释放,如果拼管或者顶进时操作不当,就会造成机头、后续管节旋转。

现场钢管坡口型式采用单边\"V\"型,上半圆180°为外开口\"V\",下部180°为内开口\"V\",上下焊缝相接处采用X型剖口。\"鸳鸯\"剖口焊接形式避免了仰焊的同时也易于保证焊接质量。焊接为半自动手工电弧焊接,采用林肯焊丝。

采用小剖口形式,可以节约焊接材料,缩短焊接的时间;采用半自动送丝机,加快了施工速度。现场使用的林肯焊丝,不需另加保护气,抗风能力强,可在13m/s的风力下(6级风)进行焊接,焊接效率高。

2.5 周边环境沉降分析指导施工,轴线测量纠偏顶管机头姿态

针对我标段在景观道华东路沿线施工,对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且地下管线、建筑物多等因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测控制,通过监测数据指导顶进施工。

2.5.1合理设置监测布点,做到监控全覆盖

在施工前,第三方专业监测队伍,对顶管施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测量监控。

2.5.2地面、管线、建筑物、河道等变形控制

结合本标段环境特点,必须合理布置地面变形监测点和制定监测频率。地面进行垂直位移检测;管线进行竖向与水平位移监测,建筑物进行沉降、倾斜、裂缝三种监测。

2.5.3测量实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确保顶进轴线精确

顶管轴线实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保证测量精度和频率。对于长距离顶进,开始300m:利用激光经纬仪将其角度调到与设计轴线一致,在操纵台显示屏上直接观察机头中心与设计轴线的偏离值,做到随偏随纠;300m以后:由于随着距离的增加,激光点越来越弱,加上管道内空气密度不完全相同,光在不同介质中会产生折射,利用激光测量会产生较大误差,因此,300m以后必须改为人工测量。

3.结论

我标段分别于2011年12月19日、2012年1月15日完成J1-J0、J2-J3两段模拟试验段的顶进,通过模拟段,对施工参数进行修正、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确保了后续J2-J1段686m、J5-J6段987m、三线长距离顺利贯通,并安全、平稳、高效、优质的穿越众多管线、建筑物、河浜等。我项目部制定的对策在流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保障了三线顶管并排顶进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目标。

此次长距离三线顶管顺利贯通,实现了预期的效果。也得到了业主青草沙公司的一致好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45.html


上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与浅析
下一篇:浅谈褥垫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