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关于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伦理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经济伦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今,当人类身处新世纪的初始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信息革命和国际贸易竞争使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更加呼唤经济公正和经济秩序,给经济伦理学的繁盛提供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且经过20多年的初步研究,经济伦理学也进到一个需要提升理性和发展层次的阶段。为了建设成熟化的经济伦理学学科,为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学新体系,迫切需要加强对经济伦理学基本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的研究。

一、经济伦理学的成因及其学科可能性与必要性

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经济伦理学是现代市场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就西方而言,经济伦理学是对西方原有市场经济弊端和危机的一种深刻认识和矫正,也是对未来经济实现有序发展和合理运行的新的思索。就中国而言,经济伦理学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种价值设定和类型思考,也包含有如何防范商品经济负面影响的理论致思和科学求索。学科化的经济伦理学从问世到现在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人类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可以说渊远流长。中国先秦时代儒墨道法四大家和农家即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他们所提出的义利观、德富观、俭奢观、公正观直到现在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古希腊色诺芬、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也无不关心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他们在个人的情感和欲望、个人利益与城邦利益以及社会公正等方面都有过自己的探讨与认识。近代从亚当·斯密开始不仅意识到经济与道德的矛盾,而且也寻求对这一矛盾的解决,并因此而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伦理学说。近代西方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都有重视研究经济伦理问题的传统,洛克、休谟、边沁、穆勒、西斯蒙第、庇古、熊彼特、凯恩斯等人都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的论述。中国近代思想家在探求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方略的过程中也多有对经济伦理的思考。因此可以说,当代经济伦理学的兴起是以往的经济伦理思想合乎规律的产物。只不过以往的经济伦理思想并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且往往依附于其他学科身上;当代的经济伦理学则是一门独立化体系化的学科。

作为一门在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处建立起来的学科,经济伦理学在学科建构方面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就是: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何以可能?有何必要?也就是说,经济伦理学家们首先必须探讨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价值同构的基础问题。

我们也许可以简单地说,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并呼唤经济伦理学。现实中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取决于偏好,而且也受到伦理信条的影响。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以往市场经济的地方在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向人们提出了强烈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已经认识到:盲目地相信市场力量必然导致社会失范、市场失序和经济失信,致使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到影响。换言之,经济的目的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导向。而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则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既是一种法制经济又是一种道德经济,它既需要法制的约束更需要伦理的规范引导。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法制不能到达的空间,或者说法制的供给与市场经济的秩序维持对法制规范的需要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对称性、不平衡性,因此,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伦理的约束和道德自律。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本身就是在反对不道德的谋利行为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面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巨大的交易费用额,经济学家们和伦理学家们一致认为,伦理学准则的有效性可以降低经济协约的额外交易成本,并因此而使所有的经济主体的待遇得到改善;相反,道德信用和道德秩序的混乱则会造成社会整合的缺乏以及直接的个人利益占上风,这势必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目前,人类的经济形态已进到一个必须重视和依靠道德的时代,道德伦理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外在制约因素,而且已成为经济发展环节和经济系统内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具有同土地、资本、技术、人才、信息一样的功能和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信任及正当性规范有助于节省经济运行所需的大量交易费用,大大降低道德风险系数。道德的社会化功能及其对人的社会性的凸显与强调,可以大大减少经济行为中的不合作倾向和隔离性行为。同时,健康的道德关怀和积极的道德激励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经济非道德论和道德非经济论都只会造成经济的停滞和文明的悲哀,产生人性的异化和人的身心灵肉的分离,使人和社会病态化、单向化,而这恰恰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并需要道德的程度,是孕育和催生经济伦理学的首要条件,也是经济伦理学的现实基础。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相关性也使得经济伦理学的诞生成为可能。经济学与伦理学作为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走着平行发展的线索,但进入现代以来受科学综合化和整体思维的影响,它们在向着互相融合、交叉互渗的方向前进。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仅仅依靠经济学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其他学科并同其他学科相结合才能加以解决。在经历了近代的分化或专门化以后,科学日益向着综合化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整体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量综合学科的出现。经济伦理学恰好适应了整体理性发展的要求,这使得它有着人类理性发展趋势的依托。现代生活证明,经济学与伦理学在一定的意义上是相互依存的,二者各为解决对方领域中单靠自身力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与帮助。事实上,当代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也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实现一种有机的结合。经济活动与伦理活动的主体都是人,二者在人身上实现了一种辩证统一和互补,经济行为或关系是伦理原则或规范的实践源泉和载体,伦理原则或规范是经济行为或关系的价值导向和目标。"经济人"与"道德人"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的,经济活动本身也蕴含了伦理的性质,人们的道德观念的产生与经济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将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是人类行为的必然和社会制度的要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是这种学科互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使经济伦理学的产生成为现实。

此外,当代人的伦理生活也不能不同经济生活相关,并与经济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当代的伦理生活大量和普遍地表现为一种经济伦理,这就为经济伦理学的产生创造着丰富的研究对象,提供着促使其认识和解决的许多问题。理论源于生活的困惑和对困惑反思的程度。当代经济生活中的伦理问题的大量出现,既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也逼迫伦理学作出回应,这就推动并最终在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部产生了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经济伦理学。

二、经济伦理的内涵和经济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经济伦理是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对经济伦理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经济伦理学的理解和把握。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界定经济伦理?有人从道德立法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伦理,把经济伦理理解为关于经济行为的价值导向和伦理规范,其实质是经济行为背后的伦理动因。有人从"人文力"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伦理,即从经济——伦理一体化的视角来诠释经济伦理,其核心思想是"经济伦理的本质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文力",只有这样,经济伦理才能获得一种经济发展的文化力量的内涵。有人认为,经济伦理包括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形而上的经济伦理是对经济发展与人类存在方式的关系的深入思考和系统审理,它关心的是人类如何不以自身异化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并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的健康、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形而下的经济伦理是指对具体企业或商业活动的正当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的研究,它所关注的是企业或商业的行为主体如何才能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经济与伦理的互动整合。还有人认为,经济伦理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并对其评判和制约的道德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生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以及对这种观念的认知和评价系统。

我们认为,经济伦理是社会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中的伦理道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和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因素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作用下的综合体,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激励经济主体合理行为并能以善恶正邪进行评价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及道德实践的总和。经济伦理可分为宏观(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经济秩序)、中观(经济管理或部门经济行为)和微观(经济主体意识和行为)三个层次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同时亦可分为经济伦理意识、经济伦理规范、经济伦理活动三部分或社会经济伦理与个人经济伦理两系列,也许还可以从经济主体伦理、经济交往伦理和经济发展伦理等方面来加以认识和把握。经济伦理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经济伦理包括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生存的意义、经济与伦理的相互关系问题等等的认识;狭义的经济伦理包括人类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关系中产生的道德现象、道德原则和规范等。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界说经济伦理学。国内学者对此也作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与论证。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伦理学是经济活动中的伦理精神、气质和看法的理论化形态,或者说是从道德角度对经济活动的根本看法。另一种观点则把经济伦理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以及直接产生于人们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的科学。第三种观点把经济伦理学看成是研究对经济行为合理性的价值论证的科学。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经济伦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完善人生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规律,明确善恶价值取向及其应该不应该作行为规定的学问。第五观点则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总结性地指出:经济伦理学是一门经济实践的道德科学,它以研究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经济活动中伦理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以及经济行为的伦理正当性等问题为对象。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伦理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伦理学是"企业伦理学"或"公司伦理学",主要研究中观层次上的伦理问题;广义的经济伦理学除此之外还研究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伦理问题。

我们认为,经济伦理学不同于伦理经济学或道德经济学,它本质上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伦理学,是一门以经济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经济伦理学区别于伦理经济学或道德经济学的地方,在于它是一门以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中的伦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伦理学的性质更为显著和根本。伦理经济学或道德经济学则主要是一门经济学,伦理道德是对其经济的限定,只不过它所研究的经济不是一般的经济而是伦理经济或道德经济。如果说经济伦理学研究经济生活中的伦理问题,那么伦理经济学研究的则是伦理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和区别。生产道德和消费道德无疑是一个经济伦理问题,而道德效用和道德风险则是一个伦理经济的问题。目前,经济学家研究的经济伦理学从总体上看应属于伦理经济学或道德经济学,它同伦理学家研究的经济伦理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们能理性地认识这一问题,那么就会发现这实质是两种不同的学科,各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同时,我们还可以说,伦理经济或道德经济其实是一种相对于非伦理经济而言的经济类型,与非伦理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合道德的伦理型经济,道德构成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并制约其经济决策和经济调节的模式。因此,伦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性、价值性和理想性的经济,它带有鲜明的价值倾向性。而经济伦理,如果从经验事实的层面考察,则更多地表现出它的现存性和客观性,可作实证科学和描述伦理学的探讨。经济伦理作为人类伦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同样可分为经验的经济伦理、规范的经济伦理和实践的经济伦理等类型,对经济伦理的研究方法不仅有价值分析的方法,而且也有现象描述和理论论证的方法。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这样认定:伦理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和最高目标(就伦理的根本涵义即公平合理、互利互惠而言),而经济伦理并非就是人类道德的理想状态和最高目标,因为经济伦理毕竟只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伦理,就其根本性质而言,它是人类伦理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伦理,并构成社会的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和价值伦理的基础。

经济伦理学因经济伦理的涵义而有不同的种类或类型,有宏观总体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学,也有中观和微观的具体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学;有经济主体伦理学,也有经济发展伦理学和经济交往伦理学;有经济制度伦理学,也有经济观念伦理学;或者我们还可以按照经济学或伦理学的分类,将其区分为经济伦理学总论、经济伦理学史(含思想史和制度史)、分支经济伦理学或部门经济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方法论或调查研究学(含案例学、规划学、预测学),如此等等。当代经济伦理学的迅速发展,使经济伦理学成为伦理学中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母学科或综合学科,成为一门集经济学和伦理学优长之处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成为一门在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地带生长出来并兼具二者特征的边缘性学科。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主张区分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和经济伦理学原理的理论体系,并认为经济伦理学的体系结构包含这两个方面同时也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就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体系而言,我们认为它是经济伦理史学、理论经济伦理学和应用经济伦理学三大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并构成从历史到现实、由理论到应用的经济伦理学纵向体系。经济伦理史学是以社会经济伦理发展变化的原因、史实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伦理学科,通过经济伦理史学这门学科可以发现人类经济伦理发展的历史轨迹。它从结构上表现为经济伦理思想史、经济伦理制度史和实践史,从范围上表现为本国经济伦理史、外国经济伦理史和国际经济伦理史。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史包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史内容,需要也值得我们作广泛深入的研究,以服务于当代的经济伦理建设。理论经济伦理学以探讨经济伦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追求理论体系自身的完善为主要特征,重在对经济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目的和方法,经济伦理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经济伦理与政治伦理、法律伦理、文化伦理、科技伦理、教育伦理、宗教伦理等的关系,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经济伦理的特殊情景和特殊场合中的实践与问题,经济伦理行为、评价、教育和修养,经济伦理品质、人格和理想等等。应用经济伦理学主要是运用相应的理论经济伦理学原理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伦理问题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经济伦理学学科分支,应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是这类经济伦理学的特点。应用经济伦理学又各有类别,有为各级政府或领导部门提供各种发展方案与伦理对策的政府经济伦理学,有为各类公司、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种经营决策研究的公司伦理学、企业伦理学、管理伦理学等等,还有专门为市场热点或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市场经济伦理学和经济咨询伦理学、经济调查伦理学等等。经济伦理史学、理论经济伦理学和应用经济伦理学三部分构成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体系。

那么,经济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究竟又是如何构成的呢?我们认为可以参照道德的体系将其区分为经济伦理意识、经济伦理关系和经济伦理活动三大部分。经济伦理意识是指人们在经济伦理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经济道德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它作为经济伦理的主观方面,体现着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经济伦理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并集中地表现在一定的经济伦理价值观念和经济伦理规范体系之中。经济道德意识的内容可以分为经济道德心理、经济道德思想观点和经济道德理论体系等方面,前者属于较低的层次,后者属于较高的层次。经济伦理意识依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个人的经济伦理意识、集团或组织的经济伦理意识、国家民族的经济伦理意识和全球或世界经济伦理意识等。经济伦理关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经济伦理意识指导下并通过经济伦理实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伦理关系,它既是一种思想的伦理关系,也是一种价值的伦理关系。作为思想的伦理关系,它是经过人们的经济伦理意识而形成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作为价值的伦理关系,它是通过人们的经济伦理活动体现的主体对客体所具有的善恶和利害关系。经济伦理关系大体可以区分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三大类关系,每一类关系又可区分不同的层次或类型。经济伦理活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经济伦理意识指导下并通过一定的经济伦理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伦理行为和经济伦理实践,它既泛指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个体经济行为和群体经济活动,也指社会为培养人们的经济道德品质、发挥经济伦理教育和经济伦理调节的社会作用而进行的各种经济伦理活动。经济伦理活动是经济伦理意识形成的基础,是人们经济道德品质形成的现实途径,是使经济道德原则和经济道德规范发挥社会作用的经济道德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检验经济伦理意识的重要标准。三者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伦理意识对经济伦理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同时又是在经济伦理活动中孕育产生的,必须接受经济伦理活动的检验;经济伦理活动既是在经济伦理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同时又是发展和推动经济伦理意识的重要条件;经济伦理关系既作用于经济伦理意识又作用于经济伦理活动,是连接主观向客观、客观向主观转化的桥梁。每一种具体的经济伦理,不管是生产伦理、交换伦理、分配伦理和消费伦理,还是企业伦理、政府伦理和制度伦理,亦或是经济运行伦理、经济发展伦理和经济交往伦理,从理论上讲,本质上都是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三、新世纪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前景

20世纪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步与成绩,走过了一条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由面而成体系的发展过程。当今,经济伦理学更显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表现在每一个领域都有人在研究,每一个方面都有人在探讨,且正在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效应。但相对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情景和目标而言,相对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伦理学的发展速度而言,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经济伦理学发展还不理想,还很不成熟。

首先,从研究的深度来看,我国的经济伦理学研究还大多局限于对古人经济伦理思想的发掘、对中观层次的经济伦理规范的研究和设定、对个人微观层次的道德规范的应然性的伦理要求的阐发等方面。而且,即使是这些方面的工作也明显地缺乏一种元伦理学的深度或者说缺乏一种理论经济伦理学的层次与思考,更何况经济伦理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学科体系,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伦理学学科体系。现有的一些著作所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大多具有明显的移植性和主观设定性,与真正科学和成熟化的中国经济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相比还相差很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学体系结构,对于我们来说还任重而道远。

其次,从研究的广度来说,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还主要局限于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伦理道德正当性的论证,而在新的改革及其体制的非道德的方面却鲜有言著。这决不能只归因于一种学术方面的疏忽,学术的纯洁性在经济伦理学界应当得到应有的体现。我们固然不反对经济伦理要为其依存的制度作出道德正当性的伦理辩护,但作为一门系统的理论,它更应该揭示其所依存的制度的非道德性的一面,以促使它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完善。与前者相比,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制度作为公众的存在,对它的暇疵的遮掩只能是适得其反。历史与现实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这一点。

最后,对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遗产的总结、发掘与借鉴也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科学的经济伦理学是人类伦理文明合乎规律的产物,需要也离不开对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我们在正确对待西方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及其成果方面也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经济伦理学发源于美国,其他欧美国家的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也大多比我们早,因此,我们要对西方的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加以利用。但是,毕竟西方的经济伦理与我们的经济伦理学是在两种不同的制度及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我们既不能借西方的经济伦理学对市场经济的批判与反思而否认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也不能借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而完全抛弃西方经济伦理学的优秀成果。对我们自身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也是这样。我们既不能因为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依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农业经济形态就否定其有合理的成果,也不能因为要发掘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就陷入厚古薄今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在对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方面,辩证法和科学的分析尤其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展望21世纪我国在经济伦理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这么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随着人们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中的伦理问题思考的加深,经济伦理学必将迎来一个全面发展和繁盛的时代,成为伦理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倍受人们关注、青睐和重视的新兴学科。与之相适应的是,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更加具有历史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理论的精进与实践的推扩将呈现出生动而感人的发展状貌。概言之,未来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对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和资源的发掘将更为深入和全面,对外国经济伦理学成果的吸取将更为主动和合理,对新世纪经济伦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将更为理性而客观,对经济伦理学一些基本和重大理论问题将更加深入地予以研究。

首先,未来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对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和资源的发掘将更加深入和全面,并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史学。中华五千年伦理文明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中国历史上许多商人在经商谋利的过程中也留下了一笔相当可观的经济伦理实践财富,一些政治家在经邦济世的管理活动中不仅创设了为当时可行且为今后需要的经济伦理制度,而且积累了大量治生理财、富国强兵的经验。悠久古老的中华伦理文明在新世纪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系统地发掘中国传统伦理文明中关于经济伦理的思想认识、制度设计和行为实践,是构建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也许,对当代经济伦理学的全新理解和整体提升,恰恰深蕴于对中华传统伦理文明的总结和反思之中,深蕴于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制度及其实践的科学批判之中。

其次,对外国经济伦理学成果的吸取和借鉴会更加主动和合理,将形成一门中国式的外国经济伦理学和外国经济伦理史学。现代意义的经济伦理学发源地在美国,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地方。随着人们对西方经济伦理学更加主动地了解和合理借鉴的展开,系统的外国经济伦理学和外国经济伦理史学研究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伦理学与我国经济伦理学毕竟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不能醉心于西方经济伦理学的成就而自惭形秽,进而否定我们民族丰富的经济伦理资源,更不能将我们的经济伦理学完全附着于西方经济伦理学之下。我们在吸取西方经济伦理学的优秀成果时,应当保持自己民族伦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力图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在经济活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经济伦理方面的难题,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开辟伦理通道。

再次,对新世纪经济伦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将更加理性而客观,并将孕育和形成一门经济伦理实践学或经验的经济伦理学。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相互结合及协调将使得伦理学家们,特别是经济伦理学家们对经济活动所表现及蕴含的伦理道德问题更加敏感。以前的道德学不象社会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这些学科至少总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本领域的研究对象的发展前景作出准确的或近乎准确的预测,甚至是长期的准确的预测,而道德学却在大部分时间里跟在现实后面亦步亦趋,把绝大部分研究课题留给了历史。道德学家则很少对未来社会的道德前景作出什么有价值的预测或前设性的规范。道德史上的道德伤感主义色彩一直很浓,恐怕与此不无关系。但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深化将使得道德学家们一改道德文字教授的形象,纯粹的道德说教在经济伦理学中没有用武之地。如果经济伦理学家也只是象某些道德悲观主义者一样仅仅表示对经济伦理的愤慨,而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却照样飞速的发展着,经济伦理研究就会显得毫无意义。密切联系经济流动的现实乃是经济伦理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最后,经济伦理学的一些基本和重大理论问题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有望形成一门经济伦理学总论或理论经济伦理学。目前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在很大的意义上还只是一种粗疏式和赶潮流式的研究。一部分人觉得新鲜或有趣,一部分人则看中它的应用和实践价值。因此对其基本理论问题大多缺乏兴趣和应有的关注。这种情况在未来的研究中必须得到矫正。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认识的加深,随着经济伦理学本身发展要求的突显,关注经济伦理的人必将越来越多,人们势必要从一般和基本的层面上探讨一些带共同性普遍性的问题,并以此来指导经济伦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这种学术上的努力,必将提升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层次,使其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unlixuelw/2475.html


    上一篇:对运动系大学生的动机水平与心理疲劳的相关分析
    下一篇:国内行政伦理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