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中国古代壁画装饰美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概 论

"一部壁画史,从装饰的角度上讲,可以看成一部装饰风格的发展史和演变史"。翻开中国壁画史,便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先秦壁画、秦汉墓室壁画是装饰风格的;从魏晋南北朝石窟壁画的兴起至今一直延续着装饰风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壁画有西汉和东汉的墓室壁画;北齐的太原南郊王郭村娄壑墓壁画;北魏敦煌莫高窟壁画;约公元四世纪,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唐朝李贤墓壁画和唐莫高窟壁画;元朝山西永乐宫等等。装饰风格在中国古代壁画长期的历史衍变中集聚,浓缩着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使其具有造型功能和审美功能,它不但丰富了装饰艺术的表现力,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本文试图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并结合在实践中对装饰语言的分析与探索,来阐述中国古代壁画装饰美。

从民族心理看中国古代壁画装饰美

艺术是人类的审美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倾向,而民族心理是艺术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壁画不像中国绘画那样有自己的画论专著和美学理论。而中国壁画的理论目前还不完善。但是中国壁画同时于中国画也是有相关之处,中国画尚线、壁画也尚线。从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圆柔曲线到楚墓中行运流水线,从顾恺之的细劲连绵的"形"线到梁楷潇洒淋漓的"意"线,都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线条美的再创造和再表现。不同的民族性格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华民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农业古国,因而滋生了"平和"与"内在"的民族性格,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孔孟之道,对艺术提出"发于情、止于礼,讲究中和之美",力求"合情合理"。中国艺术家虽刻意追求外在的形式美,但尤其注重形式背后的"意","得意在意象、得象在忘言",这种意象性思维模式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和经验性。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的偏好,形成了独特的"意"式的装饰美。

装饰风格的格局

装饰是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种创造性的美化生活的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生,是意识形态的产物。

所谓装饰语言,是一种对艺术观念的表达;是以线、面、体、色、质等为媒介来反映艺术家审美的表现手段;通过特有的表现手法来物化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相对较灵活、宽泛,以至于直接作为创作的手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装饰美。中国古代壁画强调主观对客体的感受,兼客入主,媾合二体化一,从而使中国壁画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综合中国古代壁画,从其装饰语言的运用所呈现出的风格上大致分为线性装饰、面性装饰、体性装饰、色彩装饰及综合装饰。

线条装饰

即以线为主要媒介来造型的表现方式。线性装饰大多是意象造型但迹简而癔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为"意"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些常常被毛笔描画出来,由简劲有力、舒展、细致的线条形成的衣纹,显示出棉衣般的厚重感;由圆润轻柔、自由流畅的线条形成的衣纹,则显示出服装丝绸般的轻薄柔软。还有,如墩煌莫高窟中的菩萨、飞天等,人体在整体上通过腰、臂、腿等处的自然曲线现出袅袅婷婷窈窕柔美的身姿,衣袖线条所形成的皱纹以及拂起后的转折纹路、领口的隆起、衣袖的长阔窄瘦等真实的从线条中感受出来。

中国古代壁画的线性装饰壁画中可以看到以骨法用笔来体现出线性装饰美和线性抽象美,将主观意识通过类相方法表现在艺术之中,这就是中国造型艺术和意象的最高境界。

面性装饰

即以面为主要媒介来辅助造型的表现方式。这些"面"常常具有规律和秩序感,具有极强的装饰性。面性装饰多见于佛像艺术之中,如墩煌莫高窟中的衣纹服饰的表现,简劲有力、粗犷舒展的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流畅、变化有序的面,描绘出衣内人体的动势。同时大而修长的面,强化佛法无边、神秘威严的视觉效果。圆润的面又能获得内心上的亲近感,使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宗教目的更鲜明。这种粗中有细的面性装饰,是在符合人体形态和运动规律,符合视觉审美需要的条件下的大胆处理。采用"平面化、规整化"的面,加深主体"意"的表达,使其更显气势恢宏,获得令人顶礼膜拜,获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美。

体性装饰

即以体为主要媒介来辅助造型的表现方式。一般是指相对基本形较小的地方,在精心的穿插的艺术处理下,可以获得与"线"和"面"异曲同工的装饰效果和装饰美。体性装饰运用性的要数东汉前期壁画墓。壁画题材沿袭西汉晚期以来的传统,并在它的影响与作用下保持着形貌威武,笔法豪放的艺术形势。"人神天鬼、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让墓主沉浸在弥漫的神话世界之中。在艺术表现上采用"非令壮丽、无以众感",借此表现墓主的身伤与地位、尊严与权威。加上祖先崇拜与动物崇拜结合在一起,汉人认为人是由龙凤蜕变而成,他们认为动物或凶猛无比或翱翔于天空,都具有超人的能力,这样动物更有灵性,可以与神接近。因而壁面上苍龙、神虎、仙鹤、祥云采用繁纷复杂、盘根错节,却穿插有序,富有神秘色彩的体性语言。有形无形的造型,更具有神的色彩。这样便可获得在意而非形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色彩装饰

即以色彩为主要媒介来辅助造型的表现方式。中国古代壁画中的彩绘,其色彩运用,同样遵循"随类赋彩"的美学原理。其色彩是主观、心理的类相色彩,而非客观的。艺术家因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的心理的需要,大胆运用色彩,无需顾及色彩真实,只要无碍于艺术家感情的宣泄、便可以"因时、因地、因物、因形、因色而类色",使色彩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采用堆金沥粉,色彩构图完整、饱满,给人以生存的希望与生活信念。中国古代壁画在表现领域上呈现出无比的广阔与浩大;在表现深度上呈现出典型性、象征性与概括性。如果说应物象形反映了中国艺术对宇宙事物的认识,随类赋彩则反映了中国艺术对宇宙事物的处理与表现。

传统与未来

笔墨当随时代,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心理,不同的装饰风格和装饰美与时代精神相适应。自"八五思潮"以来,西方艺术观与西方的舶来品被改头换面后粉墨登场蹈步流星。在高潮过后,大家反思自身与传统,重新评价西方现代艺术,重新给中国艺术定位。认为传统艺术是前进的桎梏,也是前进的坚实土地。只要我们不"守天敬地",也不"奴颜媚骨",便可以从传统艺术中寻根找到具有现代意义的闪光点。中国古代壁画的独特艺术表现是融合情思与客观物象的,它是一种以特有视觉和触觉来表达过界的手段,完全可以获得现代意义。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得心应手把运用西方创作方法,创作出一流作品。再说,艺术需要多样性,"越是有民族性,就越是有世界性"。我们不能泯灭传统的精华而走向大一统,我们应该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传统壁画艺术的精华,找到中国壁画的未来之路。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美术学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msxlw/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meixuelw/2482.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地下室低温胶片库空调设计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