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论文发表之泛审美时代与美学使命(2)

发布时间:2014-10-29   |  所属分类: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利害性表现在审美主体上就体现为审美个性的丧失、审美意蕴的削平、审美情感的式微等方面。审美个性的丧失,使得杰姆逊所说的的“自身独特的、无以雷同的风格”已经不再具有。中国大众群体由于没有经历审美现代性的洗礼,在消费社会中,他们的审美趣味更多地是由媒介文化决定的。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牌等媒介文化的无孔不入使得大众的审美趣味更多地跟着这些媒介文化在转动而失去了自我的决策力。媒体的炒作和包装使得本来一般的商品也得到了大众的青睐。审美意蕴的削平使得传统的美学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泛审美时代的消费品不同于传统美学领域的艺术品,它在展现自己的感性形式的同时,主要是用于消费者占有和消费的。这种时效性使得商品自身的审美性以及大众对商品审美性的注重只可能流于表面。这种表层的审美性必然带来审美深度意蕴的削平。审美情感的式微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高峰体验”不再具有。在传统的审美情感满足中,移情冲动可以让心灵得以持久净化,抽象冲动则让心灵得以安定和永恒。而大众情感在商品消费中注重的只是片刻的欢娱。消费商品的平面模式使情感很容易进入也很轻易走出,呈现为一种瞬间化的情感倾注。

  泛审美时代,审美性与实用性、生理性、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的紧密相连,使得审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较为纯粹的活动了,时代特色已经使它成为了一种极具功利性的混合行为。

  当代美学的使命

  消费社会的这种审美转向,引起了当代美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就中国目前流行的美学流派来说,多数也是建立在对这种审美景观的反思上的。如超越美学、生命美学等就是试图用个体生命性和文化性来抵抗这种审美主体个性的丧失、审美意蕴的削平和审美情感的式微;和谐美学、生态美学则想在消费社会中重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和谐;文化研究美学则想在深入审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等因素的研究的同时,对当代审美文化提出相应的宏观性措施。而商品美学、广告美学、科技美学、医学美学等应用美学的滋生更是直接面对时代的泛审美现象而出现的。所以,要辨认采用何种美学策略更符合时代的泛审美转向,就必须对消费社会出现的审美景观带来的积极和消极意义有种清醒的认识。

  从积极方面说,一方面,消费时代的泛审美倾向使得审美开始走向了一片广泛的日常生活空间,这一空间为美学的重新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另一方面,泛审美自身所具有的一些审美特征也拓展了人的审美空间。如形式化法则使人的感性生活更加丰富化,虚拟性法则使人的想象空间更加多样化,欲望叙事法则使人的“力比多”能量找到了一条宣泄的途径。媒体对审美的大量介入也为一种可能的审美导向提供了基础,而用来消费的审美文化也为市场的繁荣和艺术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从消极方面说,泛审美导致的审美个性的丧失、审美意蕴的削平、审美情感的式微等又不利于人的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更使得纯粹的艺术创作边缘化。

  鉴于此,美学理论的当代使命就是如何去维持一种泛审美和审美的人文精神向度之间的张力。就目前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言,用美学力量去抵抗这种时代的潮流注定是徒劳的。同样,用美学力量去彻底的欢呼这种审美图景也会使得美学的批判力量得以消解。这样的话,以反思审美现象为本性的美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对泛审美时代持有一种谨慎的批判态度是当代美学最为可取的。具体操作而言,美学工作者不应该加入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中去为泛审美现象摇旗呐喊,而是应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感觉去客观的评价这些审美现象,并给大众一种舆论的导向作用。这应该是一种未竟的美学现代性在消费社会里的继续。但这种现代性美学策略的实行是建立在坚实的审美现实基础上的,比学院派精英们所做的美学现代性努力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性。另外,美学工作者还应该加强对边缘性的纯粹艺术现象、古典美学资源时代化和西方审美资源中国化的研究,使之有一种对主流审美文化的冲击性。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一种更高审美层次的消费品和大众趣味的出现。那时,时代的审美景观就会是另一翻天地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meixuelw/8277.html


上一篇:中国数据期刊网之中国古典美学的源泉
下一篇:美学刊物之审美知觉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