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研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坚持记录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日志是防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又一重要制度。承包商三级质检人员都要有施工质量日志,来认真记录本班组、本施工队和项目部当日施工质量状况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随时供监理工程师查阅和对照检查。派驻各施工标段的监理小组要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及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处理,并做好记录,供单元(工序)检查验收时查阅。每一道工序完成或单元工程完工后,监理部需会同施工单位逐项检查验收,合格后签发合格证书,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单元施工,同时要做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动态情况,为随时掌握施工质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5 严格工程资金管理

严格资金管理是保障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应严格资金制度,制定按工程进度拨款验收后结算的资金管理制度。在工程付款时实行质量否决,凡未进行质量评定或不合格的单元,在未达到要求前拒付工程款,从而实现以投资控制质量的目的。

2.6 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主要方法为施工班组的自检、现场质检员初验、质检科终检以及项目局驻工地代表、监理、设计、质量监督等部门的检查。建设局、施工单位和监理处应密切配合,共同保证工程的质量。

3 农田水利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

3.1 制定科学的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是农田水利检查的依据,制定科学的验收标准更能从质量上提高渠道的使用性能,也可促进验收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农田水利而言,在制定验收标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看、摸、敲、照、测、量\"六个方面进行,加上现今的仪器设备,就可保证标准的科学性。

3.2 施工质检资料的整理归档

施工过程中积累的质检资料是工程质量控制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涵盖了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全过程。因此,每一次单元工程质量评价时,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都应及时整理出施工质检资料,施工中的各道工序应及时检查和验收,做好施工原始资料的整理归案工作。在分类归档后,作为单元工程质量评价的附件,一并转交项目法人,为项目法人了解工程情况和及时支付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工程的最终验收积累资料。另外,对不同类型的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应及时组织承建单位、设计、管理单位等有关部门,按照相应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全部建立质检档案。

4 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

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要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恶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已建渠道的养护和管理,以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渠道使用时常会出现淤积、沉陷、裂缝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应该对渠道进行有效的养护与维修,以避免渠道出现漏水而影响到其使用功能。养护措施可以从渠道保护的宣传、渠道检查、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

5 结语

施工质量控制就是为达到施工质量标准而采取的操作规范和作业活动,其质量要求表现为设计要求、工程合同要求、工程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等。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也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合格标准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农田水利不仅在工程效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灌溉效益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士豪,陈新元. 水利工程概论 [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 李中锡. 中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探索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396.html


上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下一篇:关于生态农庄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