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管理的问题分析及策略
摘 要:随着国家加大发展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推进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步伐是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灌溉管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列举了我国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水利灌溉管理的建议,从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水利灌溉工程;问题;管理;策略
水利灌溉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又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多种实际工作经验,根据五常地区实际情况,对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管理提出了相应策略。
1农村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
我国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必须做到:
1)应以节水为中心,做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
2)要与所在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农业区划等规划相协调。
3)要从总体角度优化配置灌区的水土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确定改造的方向、重点、内容和措施,用较少的投资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加强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的意义
农田水利灌溉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目标发展,灌区不断提高灌溉保证程度;但我国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灌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工农业争水、用水户之间争水矛盾日益剧烈。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1)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应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建立了透明的水费计收制度,避免了过去灌溉用水水费计收层次多、收缴不规范、搭车、代收、克扣等现象,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农民用上\"明白水\",交了\"放心钱\",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同时,由于用水透明,促进了农民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收到节支增收的效果。
2)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行灌溉管理后,通过农民用水落实水费计收制度,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农民多用水就得多交钱,这样做,就使节约用水有了经济调节手段。
3)规范用水秩序,减少用水纠纷。实行灌溉管理后,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灌水秩序规范,许多过去用水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在内部就得到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减少了用水纠纷,使农民从繁重的解决用水纠纷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供水服务。
3我国农村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管理运行政事不分。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水管单位的主要职能是防汛、抗旱、工程看管和收缴水费等,而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市场主体,通过市场经济的形式和手段,盘活水利资产,发展水利经济,积极参加市场经济大循环。此外,政府多部门管水,城建、环保、卫生等部门多头管水,多头治水和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未实行管养分离的现象严重存在。
2)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和政策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一方面灌区没有经营管理自主权,灌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收取水费,灌区为了自身的利益,鼓励用户多用水,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实行梯级水价,使得农民在节约用水后经济上不能得到实惠,从而认为实施节水灌溉没有任何益处,这样必将导致不管是管理部门还是用水户,都缺乏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3)灌溉工程管理费用不足,导致灌溉工程出现恶性循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工程的管理费用不断增加,但是农田灌溉水费收费标准低,水费收取率也低,有些地方拖欠、截留、挪用灌溉水费情况严重,严重制约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农田灌溉水费收入锐减,灌溉工程管理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管理人员工资难以保障,管理队伍涣散,致使不少渠系出现失修失管的现象。
4)水利管理体制的制度取向是水利管理单位不希望节水。水利管理单位大部分都是通过建设、管理水利工程向农业提供用水的单位,水是商品,水利单位提供的农业用水也是商品,水利单位与农民在水商品流通过程中成了买卖的双方,这样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4加强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策略。
4.1政府和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要深化意识首先,深化命脉意识。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要牢固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的大水利观念。其次,深化忧患意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学调度,尊重自然规律,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相处;要充分依靠科学,合理地利用水利灌溉。再次,深化责任意识。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和\"科学治水,人人有责\"的观念。增强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意识,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3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