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如何利用水资源防治沙化土地的风蚀(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近河水地区以渠灌为主,远河水高亢地区以井灌为主,先后兴修水渠28条、长105km,渠道密道2.39km/km2,建扬水站7处,提水点2处,总装机1093瓩,提水能力11.1,个流量;新打机井300眼,提水机具1500套,按现有提水设备5天可轮灌一遍,该区采用灌排一条沟渠,扬水站静水池安装活动的排水口门,雨季渠道保持一定的蓄水位,以补渗地下水库容。降水从径流使渠道超过蓄水位,以补渗地下水库容。降不径流使渠道超过蓄水位时,排水口门打开溢流。客水丰盛时期一律禁采地下水,远水高亢区采用小白龙输水。这样一是河灌增产,二是引水补源,蓄积抗旱能力。

(二)用水效益

1、农业增产。1992年1—6月份夏津县降水43.5mm,属历史的最枯年,郭后风沙治理示范区充分利用客水和地下水,小麦普浇三遍水,9600亩小麦亩产达到350kg。1972年1—6月份该区降水55.5mm,多于1992年同期28%,因当时无提水机具,未能利用客水和地下水资源,郭后风沙治理示范区小麦绝产5000亩。经调查,该区1986年至1990年的5年间,仅粮棉每年平均灌溉增产价格就达363.16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60元。

2、地下水拉趋于稳定,把1975年至1990年16年的地下水资料分析。1975年至1985年11年该区地下水位下降3.1m。1986年后提客水量增加,地下水位趋于稳定。而同类地区的香赵庄乡自1975年以来约16年间,因客水保证率低,地下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7.50m,平均每年下降0.47m。

3、减轻土壤风蚀。该区属季节性风沙化土地,旱区同季与植被枯萎,地表裸露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形成土壤风蚀的自然因素。在此季节内,引水灌溉可增加土壤内部的抗蚀能力,减轻风蚀程度。郭后风沙治理示范区自1986年至1990年每年平均引提客水量多达1000万m3,小麦一般浇3遍水(包括造墒、冬灌),棉花一般浇2至3遍水(包括造墒)。小麦灌溉期正处风季,初春小麦最先覆盖地面,可减少风蚀程度的80%,棉田灌溉出现在大风盛行的3、4月份,有力的扼制了风蚀的剧烈变化,缩短了风蚀期,可减缓风蚀程度的30%.经计算,每年因灌溉减少的土壤风蚀量为28616t,因此少损失有机质174t,全氮14t,全磷35t,全钾3t。

郭后风沙治理区土壤风蚀灌溉减少量计算表

综上所述,水可以湿润地表,增加土壤内部粘滞力,直接固沙,又可通过增加大地植被防治风沙,实践证明,水是防治土壤风蚀的先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huanjinglw/6462.html


上一篇:刍议农村垃圾焚烧的做法和依据
下一篇:福建大田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