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民工返乡就业形势调查

发布时间:2020-01-18   |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对射阳县农民工返乡就业形势的调研显示,射阳县农民工就业呈现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减少、返乡就业人数不断增多趋势,但当前未形成明显返乡就业潮,农民工“短工化”特征明显并呈现内部分化趋势。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农民工就业保障;优化服务措施,加大农民工返乡就业帮扶引导。

农民工返乡就业形势调查

  【关键词】射阳县;农民工;返乡就业;调查分析

  射阳县位于苏北盐阜平原东部,地处黄海之滨。总人口95.26万人,其中农村居民人口44.88万人,长期以来大量农民工到长三角等地务工。近年来,射阳县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减少,返乡就业成为更多人的择业选项。为准确摸清当前射阳县农民工返乡就业总体形势,了解农民工返乡就业趋势,近期射阳县人社局组织开展了农民工返乡就业专题调研,对射阳县农民工返乡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农民工返乡就业概况

  射阳县是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射阳县内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弱,射阳县采取劳务大出征等方式,把县内剩余劳动力有组织地输送到经济发达地区。2008年,射阳县劳务输出人数达历史峰值,县外务工总人数有近17万人。2008年以来,射阳县一、二、三产业均发展较快,射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逐步转移到促进返乡就业创业,外出务工人数逐渐减少。目前,射阳县外出务工人员约13.05万人。今年以来射阳县返乡就业2610人,其中从事制造业人员约1980人,建筑业150人,交通运输业95人,批发零售业125人,住宿餐饮业60人,其他行业119人。返乡就业人员原务工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约2200人。

  二、趋势及原因分析

  (一)外出务工人数呈不断减少趋势

  近10年来,射阳县外出务工人数从高峰时的17万人减少到目前的约13万人,返乡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射阳县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近年来射阳县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特色农业、水产养殖、高端纺织、机械电子、航空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就业容量持续扩大。同时,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转移,部分产业就业空间缩减,促使部分劳动力返乡。二是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就业的鼓励促进。射阳县将农民工作为重要人力资源,积极开展返乡就业服务,营造返乡就业氛围。2019年射阳县瞄准项目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发展瓶颈问题,组织实施了“乐业小城创响鹤乡”返乡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累计举办城乡联动招聘35场次,开展e就业周六定期视频招聘集市近20场次。三是农民工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农民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照顾家庭等因素在农民工的选择天平中的筹码加重,加上外出打工与就近就业收入差距减少,促使更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

  (二)当前未有明显农民工返乡就业潮

  去年以来,中美贸易争议持续加剧和胶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部分产品以美国为出口地的企业生产受到一定波及和影响。但调研显示,虽然射阳县农民工呈现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减少、返乡就业人数增多的趋势,但总体看,当前并未形成明显的农民工返乡就业潮。主要表现在农民工返乡就业只是集中在春节前后,其他时段返乡就业人数不多,返乡就业与外出务工人数相差不大,属于一般性劳动力流动。农民工返乡就业状况与往年大致持平,返乡就业人员比去年同期只是略有增加。这也反映出宏观经济形势和射阳县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未有明显波动。

  (三)农民工“短工化”特征内部分化

  “短工化”是农民工就业本身的显著特征,表现在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工作周期短、频繁换工作等状况。调查显示,射阳县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表现明显,反映平均每份工作持续时间不足2年的农民工占比约57%。同时,短工化在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群体中又有不同的表现。35岁以下的农民工“短工化”最为明显,工作更换最为频繁,就业行业不断变化,有的人几个月甚至经常不足一个月就更换工作。35-50岁的农民工相对稳定,从业行业改变较少,但具体就业单位也多变动。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工多认为频繁换工作只会挣得更少,稳定在同一岗位、同一行业领域才会精通技术或行业信息,得到更高稳定收入。50岁以上包括部分已达退休年龄但仍在岗位上的农民工又呈现“短工化”加剧的趋势。这一年龄段返乡就业人员最多,工作更换频繁,且工作更换呈现典型的“水平化”特征,并且由于体力、精力退化,很多农民工岗位和收入水平呈下降趋势。

  三、启示与建议

  (一)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

  在就近就业与外出务工收入差异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通常农民工更倾向于就近就业。调研中发现,不同镇村之间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外出务工情况差异很大,甚至同一个镇区有的村居几乎没人外出打工,有的村子则成为空心村,其原因主要是镇村产业发展差异。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产业,增加本地经济就业容纳力,是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改变农民工候鸟式就业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农民工就业保障

  农民工往返城市和农村两地,城市通常只负担了农民工个人劳动力日常生存的部分成本,而赡养父母、养育子女以及相关的教育、医疗、住宅等则在农村完成,这被称为农民工“拆分型生产体制”,是产生农民工各种问题的一个根本因素。应通过对户籍、教育、就业、住房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转移农民工彻底融入城市。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保险政策落实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不依法参保的制度成本相应增加,社会保障网络对劳动力资源的覆盖面相应扩大,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将不断增强。

  (三)优化服务措施,加大农民工返乡就业帮扶引导

  农民工返乡就业适应发展大势,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解决外出务工产生的教育、养老、住房、交通等诸多问题。从实践上看,近年来射阳县大力促进返乡就业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应该加大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推动,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返乡就业宣传,优化服务手段,为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提供绿色通道,有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

  作者:何日东 单位:射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jingjilw/21164.html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措施
    下一篇:林业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及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