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发布时间:2020-10-30   |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016年全椒县开展“互联网+”稻虾共作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经过2年的建设,2018年被认定为安徽省“互联网+”稻虾共作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并认定了15个省级示范主体。以全椒县创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的实践为样本,分析总结全椒县的做法和成效,提出发展策略,进一步推进全椒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安徽省于2015年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全省重点农业工程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的方向就是生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产业,抓手就是产业化经营,同时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一句话概括,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1-5]。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皖农计函〔2016〕42号)的要求,全椒县从2016年开始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县政府制定了《全椒县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路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实施方案》明确以“互联网+”稻渔共生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带动形成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农作物种植循环协调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格局,推进全椒现代农业发展。

  1创建做法

  1.1创建过程

  全椒县地处江淮之间,北山中丘南圩三级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出北部畜禽饲养、休闲观光,中部稻麦种植、设施农业,南部稻虾种养、水产养殖的区域产业带格局,全椒稻田面积近53333hm2,其中20000hm2分布于沿滁河低洼圩田,非常适宜稻虾综合种养。2016年初,全椒县开始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以“互联网+”稻虾共作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主攻目标,创建区主要布局在滁河沿线的十字、襄河、武岗、二郎口、古河5个镇,重点建设二郎口镇曹埠示范样板区和十字镇东观圩、武岗镇东海圩、二郎口镇上九连圩、古河镇明星圩4个示范基地。2017年目标是全县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到8000hm2,比2015年增加2667hm2,其中样板区和示范基地0.43万hm2,培育50个示范主体,1~2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3个稻虾产品品牌,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企业生态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初步建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6]。经过2年创建,2017年,全椒种植水稻52000hm2,其中稻虾共作8667hm2,养猪38万头,家禽2500万只,建立了产品、企业、产业三个生态圈和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种养加销联系机制初步形成,摸索了“互联网+”稻虾共生为特色的全椒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完成全部创建任务,达到创建指标,2018年被认定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在创建工作的带动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2019年全椒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到20000hm2,发展示范主体50个,其中省级示范主体15个,被认定为全椒龙虾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在正在创建国家级稻虾现代农业产业园。

  1.2主要做法

  1.2.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建立长效运行、监测评价、长效监测机制,组织统筹、协调推进创建工作。创建区镇政府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压实责任,推动工作。县里每年制定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镇,年底进行考核。县农委(现为农业农村局)成立创建工作技术指导组,由水产局、种植业局、产业化办、绿办、信息科等负责人组成,指导镇村落实技术措施;同时成立5个包镇工作组,每组由1名党组成员牵头,联系指导1个示范基地、1个联合体或龙头企业、1个示范合作社、1个示范家庭农场和部分农业项目。1.2.2集成推广绿色技术。应用生态循环学理论,从县域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产业大循环层面,利用水稻、龙虾两个物种生物学习性,建立生态种养系统,融合互联网技术,带动稻米加工、饲料生产和畜禽饲养业,形成绿色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产业扶贫工程等,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知识培训。筛选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的水稻良种,在创建区域插性诱剂诱捕器,建太阳能杀虫灯,提高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强化物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建立稻虾智慧云平台,种养基地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在产品仓储、加工车间、运输车辆建设物联网,建设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完善赤镇经济专业合作社等网站功能,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在加强市场营销的同时,充分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销售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全县116名县镇技术干部包村联户,将实用技术送进千家万户,田间地头。1.2.3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外引内联的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联合体发展。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富煌三珍,省级龙头企业中粮安徽公司入驻全椒,建设稻虾种植养殖基地和开展深加工。积极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适度规模农业发展。2017年,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618家,其中农业企业156家,合作社715家,家庭农场747家。市级以上示范主体78家,其中龙头企业29家、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29家。成立联合体5家,其中获省级示范联合体2家,强化利益连接机制,把1000多家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类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紧密联系进来,形成产业巨轮。1.2.4着力打造名优品牌。积极申报名牌农产品,全县市级以上知名著名商标达23个,其中省著名商标7家。紧紧围绕全椒稻虾产品,注册了“赤镇”“虾禾王”“银花”“茅草洼”等商标,全椒龙虾协会的“全椒龙虾”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强安全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全县安全农产品达119个,其中绿色食品36个,无公害农产品83个,覆盖率达48%,其中稻渔综合种养安全农产品33个。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养虾大户参加上海、合肥等地展销会、交易会和中国小龙虾产业大会,连续10年举办全椒龙虾美食节。建立“全椒龙虾”公用品牌管理制度,授权协会会员使用公用品牌占全县产量的85%。与南京、滁州批发商合作设立全椒龙虾专营店,宣传销售全椒小龙虾。作为外宣重点,县电视台、市滁州报、省电视台和安徽日报多次报道创建工作。做好观摩活动现场,2016年5月17日全省稻田综合种养现场观摩活动在全椒召开,观摩了赤镇合作社及其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和官渡种养基地。1.2.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以规模畜禽养殖污染减排为重点,示范推广生态环保养殖,建立20个生态环保养殖示范点,全力推广发酵床养殖、“猪—沼—菜”循环养殖、规模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有机肥生产利用等技术,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建立5个土壤监测点,并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稻渔综合种养生物学机理及土壤肥力调控技术创新研究基地,监测土壤变化状况。推广节水灌溉、畜禽自动饮水和污水处理回收等措施,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利用率,净化农业水环境。严格实施秸秆禁烧,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利用率达90%以上。1.2.6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县政府出台奖补意见,整合涉农资金,扩大财政支持力度,带动社会投入,形成政策激励机制。全县投入科技资金100多万元,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创新、试验示范、推广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赤镇龙虾经济合作社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和省市水产等部门及专家,全面集成优化稻田龙虾养殖、饲料配制、疫病防控、储藏加工等技术,取得了8项专利技术和多项省市级科研成果。使用中央、省市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对稻田基础设施工程,购置稻虾加工包装设备,提升种养、加工能力进行奖补。鼓励建立联合体,对获得省级示范联合体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带动农户积极投入,农民投入1亿多元主动改造稻田,购进苗种,添置设备,应用新技术,发展势头强劲。

  2取得成效

  2.1主要成效

  2.1.1种养产量增加,水平提升。2017年,全县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到8667hm2,比创建前的2015年增加3333hm2,其中2016年增加1333hm2,2017年新增2000hm2,种养区域从南部圩区向北部丘陵低洼适养地区推进。标准化虾池改造、实用种养技术不断普及,创建区测土配方施肥达100%,化肥利用率达38.57%;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率40.5%,农药利用率38.2%,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的目标。2017年,创建区1hm2产水稻7590kg、龙虾1590kg,纯收入55500多元,比稻麦稻油模式增收30000多元。2017年,全县粮食总产44.62万t,年均增加1.14%;肉类产量5.59万t,年均增长2.1%;水产品产量6.31万t,年均增长7.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9元,年均增幅超过10%,达10.3%。2.1.2联合体不断壮大,连接紧密。全县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其中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联合联合体2家。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签订合同,内容明确,连接紧密,形成生产、加工、服务融合的产业化体系。崇民稻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2家被评为省级示范联合体。吸引2家龙虾加工企业入驻全椒,建设稻虾种养基地和龙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联合体、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通过合同订单、二次分红、返利等方式与种养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对10万元以上财政资金的项目,将财政资金30%划为所在行政村资产,按资产额的6%以上分红,增强集体经济实力。2.1.3产业深度融合,循环畅通。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生态循环,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循环,水稻产业与畜禽养殖、水产饲养的县域产业生态圈形成,物联网、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管理、控制和农产品仓储、加工、营销上逐渐应用,打造了全椒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图1)。2.1.4产品品质提高,效益增加。实施绿色提质增效行动,水稻和龙虾品质较高,水稻达到优质米标准,联合龙头企业以高于市场平均价0.2元/kg优先收购成员稻谷,增收1500元/hm2多元,同时少施化肥、农药,节省成本900元/hm2,水稻增收2400元/hm2。龙虾科学养殖,个体大、肥满度高,平均售价40元/kg,比2015年增加4元/kg,价格上涨增收6000元/hm2。2017年,加上产量提高、成本下降,稻虾产值达84000元/hm2,纯收入55500元/hm2。

  2.2效益分析

  2.2.1经济效益分析。据调查和统计分析,以2017年为例,全县平均产龙虾1590kg/hm2,产值63600元/hm2;产稻谷7590kg/hm2,产值21252元/hm2。种养农户(自有农田)平均,收入:龙虾、稻谷共84852元/hm2;支出:饲料、有机肥、种草、虾病防治、网具分摊、水电费;稻种、化肥、病虫草害防治、耕种收共28215元/hm2;收益:56637元/hm2。全县8667hm2纯收入共4.9亿元。与创建前的2015年相比收益增加14182.5元/hm2,全县稻虾总收益增加2.64亿元,分别增长33.4%和116.8%。2015—2017年稻虾综合种养水稻、小龙虾产量、价格和效益变动情况见表1、2。2.2.2生态效益分析。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的建立,水稻(包括留田的秸秆)提供小龙虾遮蔽场所,稻田内的草芽、虫卵、幼虫成为小龙虾的饲料,小龙虾排泄物和未食尽的饲料残渣变成肥料,不但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稻米质量,同时改良了土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据调查,稻虾共作减少化肥使用5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80%以上甚至100%。园区内的部分稻米和龙虾供农民食用,下脚料饲养家禽,人类生活和家禽的排泄物发酵成有机肥,施入稻田,形成园区稻虾种养和生产生活的中循环。2.2.3社会效益分析。以2017年为例,水稻优质米出米率60%,可作饲料原料的米糠占25%,全县虾田稻生产大米3946万kg2.37亿元,米糠1645万kg加工配合饲料0.65亿kg,出栏13万头生猪,生产有机肥1.3亿kg,生猪产值2.6亿元。米、猪共4.97亿元。带动全县500户养猪、2000户种稻养虾及1000个经济人,在种养加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循环大产业中起支柱作用。

  3发展策略

  3.1深入实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全椒县的创建实践表明,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品牌引领,探索构建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以企业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以示范园区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实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7-10],是解决农业内部产业链松,关联产业协调性弱,从业者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连接性软,经济效益差的有效方法。全椒县是一个农业县,面积1568km2,耕地7.87万hm2,人口45.28万人,其中:农户8.71万户,乡村人口33.32万人,“三农”问题是政府绕不开的重点工作。从县域产业定位来看,全椒县重点打造长三角绿色稻米、鱼虾、猪禽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提供大量优质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也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是急需解决的课题,种植业上减少化肥农药农膜使用,扩大秸秆综合利用;养殖业上减少抗生素、激素、重金属添加剂使用,充分利用粪便资源,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来解决。就全椒县而言,从稻虾产业入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一套方法经验,还要坚持完善拓展,不断提高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3.2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发展

  全椒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中,以“互联网+”稻虾共作为重点,建立生产主体生态小循环,带动稻麦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饲养发展。组建联合体,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把加工、服务、种植养殖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但延长产业链,而且使一产分享二三产业带来的红利,同时为二产建立了稳定优良的原料生产基地,实现共享共赢发展。在产业生态圈中,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通过饲料、有机肥,形成相互协调,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不但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而且改善农业生产土壤、用水等环境系统,特别是粪便、秸秆综合利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地力,实现生态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加工营销监管过程中,融入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3.3多措并举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总结完善提升,逐渐向纵深推进。从全椒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社会条件和消费区域等因素分析,坚持以稻虾共作生态系统为主抓手,带动建立粮食、蔬菜、水果种植与生猪、家禽养殖结合的生态系统,探索多种形式并在的生产主体小循环模式。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坚持培育壮大联合体,强化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坚持畜牧业、水产业、种植业协调发展,主攻粪便有机肥制作、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加工副产品饲料化生产,按照种植业、水产业消纳和土地、水面承载能力,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场布局和生产能力,实现县域产业大循环。二是完善激励政策,引导深入推进,针对3个层面的循环和3个生态圈,分类制定激励措施。如经营主体小循环通过鼓励种植主体施用有机肥,奖励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为等途径内化经营主体动力,激发其自主行为。对于经营主体已经开展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活动,应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补贴,鼓励更多经营主体投入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中来,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11]。三是在体制机制方面,探索加工经营组织与种植养殖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对运营规范,成效显著的联合体进行奖励和申报项目优先,推动联合体经济组织发展。四是加强应用模式总结提炼,典型宣传,技术攻关,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正东.论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联合机制[J].学术界,2015(7):153-160.

  [2]张予,林惠凤,李文华.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农村经济,2015(7):95-99.

  [3]汪虹,王丽玲,刘玉珍.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业经济,2015(4):66-67.

  [4]许鹏.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6):12-14.

  [5]杨瑞珍,陈印军.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趋势与任务[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5):167-171.

  [6]鲁玲,刘轩武.全椒县“物联网+”稻虾综合种养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9):202-203.

  [7]汪洋.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访安徽省农委主任、合肥农交会组委会副主任孙正东[J].农村工作通讯,2015(17):44-45.

  [8]汤凯宁.我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化农业,2016(9):49-50.

  [9]汤小波.安徽省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情况调查[J].中国粮食经济,2017(4):42-47.

  [10]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强省[N].安徽日报,2016-01-13(008).

  [11]崔艺凡,尹昌斌,王飞,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7):101-107.

  作者:晋茂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jingjilw/22285.html


    上一篇:农机农艺如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