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综合教育子女
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不单单是生活方面,对于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从小就开始重视教育,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将两者同时进行呢,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一篇教育方向职称论文:父母如何综合教育子女。
》》》在线投稿《《《
每个孩子都是为这个社会生的,他必须要经历“社会化”进程:学习―道德规矩、生活本领、文化知识、人际交往等等。他的导师很多,主要有三个:父母及家人,老师,社会。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导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最大心愿。可是,现在怎么那么多不听话、表现不好的孩子呢?我们做父母的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呐!爱子心切,胜过一切。宁可自己受冷挨饿也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孩子的一切。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却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人见人夸。聪明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教育孩子只做四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是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定性定位恰当不恰当,分三个层面来表述。
首先,父母不能只当“法官”,更要学做“律师”。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随意简单地做出这不是那才对的判决。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就是呵护孩子春芽般脆弱的自尊,维护孩子似乎不起眼的权利,成为他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站在他的位置上,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为唯一宗旨,不赌气更不打骂挖苦。
其次,父母不只当“裁判”,更要做好“拉拉队”。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孩子这位稚嫩的运动员只能自己去努力去面对一切挑战。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去当“裁判”,而更多的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给孩子多一些“赞美”和表扬,培养他乐观积极地人生态势。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因为人天生就爱听“好话”,况且,恰当地赞美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夸奖、肯定,更是一种荣誉和荣耀,还是最有效的激励、鼓舞和鞭策。“赞美犹如阳光”般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勇跃的自信心,调动他们上进的积极主动性。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拉拉队”的巨大力量还在于,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坚韧向上的顽强意志、不拔的毅力和敢想敢为的精神及魄力。原子说的创造者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意志对人来讲,比天资聪明更重要得多。因为,一切创造与发明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孩子遇事胆怯、退缩首先就是缺乏斗志和勇气。
第三,不只做“教练”,更要做好“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尤其是父母的评价,对孩子是最有权威性的。父母的评价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和进步,更要反映出孩子的不足、缺点,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和认知度,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利用“时间疗法”的“等一等”效应是很有用的。时间是“万金油”,是“万能溶剂”。比如我们被别人误解了,先不管他,过段时间他就明白了醒悟了。若当时就去辩解,很多情况下是越摸越黑,适得其反。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停一停”“歇一歇”“等一等”,十有八九就有更好地解决方向了。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习惯受益终生。良好的习惯就是最棒的能力,再也没有什么比良好习惯地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孩子的一切都要从习惯的培养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renwenjiaoyulw/18212.html

